被误解领导力六:只要业务强,领导力高不高有啥关系?
(2009-08-12 14:57:53)
标签:
领导力韦尔奇李东生能人激素兴奋剂财经 |
“一直被误解的领导力”之六:只要业务强,领导力高不高有啥关系?
当年TCL的手机狂人万明坚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万明坚与李东生之间冲突的故事,却在很多中小企业上演:创业的功臣,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因为意见相左,带领骨干精英全体跳槽;就因为某人的业绩高,老板在原则问题上不断地迁就与妥协,最后人没留住,业绩也垮了。
很多企业家都有一种这样的痛苦:如何管理那些业务能力很强,但个性与情绪也很强的员工?没有他们,企业的业绩产出很慢,总会面临生存问题;有了他们,公司的文化又不能统一,长期看也不能持续增长。我把这类“能人”员工叫做“激素”或者“兴奋剂”:喝了可以暂时提升成绩,但却伤害肌体!
如何领导这些“能人”,如何让“能人”在公司业绩与文化上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这一直是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关系企业短期业绩与长期业绩的关键问题。开放股权的方式用过了,增加薪酬的方式用过了,提升职位的方式用过了,但如何领导能人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一个很让企业家触动的场景是:某一天,一位公司总裁花了数万元,亲自为公司业绩最好的10位中高层报名参加领导力公开课,没想到其中的一位“能人”却说:“真是吃饱了撑的,只要业务强就行了,领导力高不高和我有啥关系?”最后,差不多是总裁“求”着这些员工到会场听课。
这种心态之下,业绩可想而知,一旦这位“能人”不能再通过“捷径”来实现高业绩的时候,公司的业务开始下滑,能人的能量也开始减半,很多企业进入“有了能人就跑,没了能人就倒”的恶性循环。
问题是:领导力真的和这些“能人”无关吗?
“能人”为什么可以在最初的时候实现高业绩?第一是天赋,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天生就是做业务的料,所以同时起步,他们的速度更快;第二是资源,能人在整合资源方面非常强,“变现”这个词,他们比其它员工理解的更透彻,所以在其它人还要去花时间熟悉产品,做各种各样的准备追求完美的时候,这些“能人”已经开始将过去的资源与业务结合;第三是偏执与坚持,这里的“偏执”是个褒义词,正是因为这些“能人”在确定目标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坚持做下去,直到实现目标,这是“能人”身上非常可贵的一点。
那么“能人”为什么不能持续保持这种状态,实现长期增长?核心恰恰在于领导力的缺乏:第一,自己知道如何整合资源,但却不知道如何领导团队其它人,如何复制自己身上的优秀做法到团队,所谓“一个人是条龙,带领的团队却是虫”,解决的关键点,还在提升“能人”的领导力;第二,懂得如何用资源整合的方式去做业绩,但是不懂得如何用领导力的方式来做内部管理,导致团队无法对前端业务提供有效支持,一旦业务范围扩大,能人自己支撑不了的时候,也就是业绩下滑的时候;第三,整合资源更多的是“走捷径”的方式,这在单个员工的业务层面没有问题,但是扩展到团队层,“走捷径”不能成为团队集体的业务模式,对客户必要的投资,对团队必要的付出,对文化必要的打造,这些都需要特别提升“能人”的领导力。
所以,越是“能人”多的公司,越是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公司,越是规模与组织体系日渐庞大的公司,越需要领导力的打造,而且必须是机制层面的团队打造。韦尔奇曾经说GE的强大,不仅在于业务运营模式,更在于内生在组织内的领导力基因,即使没有接班人伊梅尔特,也会有其它的“伊梅尔特”走出来,真正实现不依赖于任何“能人”的机制性成长。
这难道不是企业家最想要的?山高人为峰,领导力先行!
第一领导力中心·北京知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转载、发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