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雪花·美的抚顺·美的思恋『岁月杂志』
文字·图片//岁月峥嵘(原创版)

【萦怀难忘煤都抚顺】
大雪节气,冀中平原大雪如期而至。老天爷很是给力,大把大把的雪花,洒向田野,洒向城郭,世间披上一层雪白轻柔的纱幔。
踏着松软的雪毯,我和老伴,兴致盎然的去西清公园散步,雪花不时落在头上,飘在脸上,满目的诗情画意。人在雪中走,雪在人中游,美不胜哉。
雪的记忆,霎时涌上心头——
42年前的1969年冬月,也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父亲送我到工作岗位报到。他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装有脸盆饭盒的网兜,我扶着后衣架上的行李,深一脚浅一脚踏着积雪,向火车站走去。
我找到自己的座位,向车窗外张望,天地间刷了一层厚厚的银白色,雪连天,天连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原驰蜡象。”尽收眼底。
承德开往沈阳的列车,飞驰在林海雪原。
步出抚顺车站,煤都站前街两旁堆了不少的雪人,大的小的形态各异,好像在列队欢迎远方来客。马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滑冰车、打冰嘎、抽陀螺,好个快活。
第一次亲临辽宁,体验东北寒雪的生活。零下20多度的气温,像针尖一样刺穿我的毛衣毛裤,棉鞋里的脚趾头,血液停止了流淌,厚厚的棉手套,没有给我带来暖意,张嘴说话脸庞有些麻木。除了心在跳动,浑身都是凉的。后悔了,不该选择到这里工作。
走进“煤都餐厅”,好一派温暖的海洋。眼镜片立即上了一层哈气,看不见大堂里的情景,却闻到了一股股坛闷肉、汆白肉、粘豆包的香味,却听到了“哥俩好、八匹马,”幺三喊四的划拳声,碰杯声、喝酒声、说笑声,一浪高过一浪。木炭铜火锅通红通红的翻开着,人们不时擦着额头的汗珠。
西露天矿举世无双,天坑一样的大煤矿,吸引着多少中外考察团。黑黑的原煤,为东北工业基地加油,燃烧着一代又一代矿工诚挚的热情。白白的雪花,描绘着煤都抚顺的春天,滋润着工人阶级为社会主义建设献力量的心田。
抚顺石油二厂我的工作单位,南蒸馏、北蒸馏、催化、裂化、烷基化,飞雪映照着银白的现代炼油装置,雄伟壮观。仪表、机电、检修、运销、供应、酸厂,车水马龙,一片繁忙,雪天雪地铭刻着石油工人的的胸怀。
石油大会战,各路大军汇集在改造装置的工地,我和新老工友师傅们,吃在战场住在战场,战严寒斗风雪。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斗,胜利完工捷报频传。我和我的工友披红戴花,手捧“抓革命促生产先进模范”的奖状时,深深感到,来抚顺工作没错值得。
新年联欢,老师傅的家史,新工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比花生还香,比大枣还甜。唱歌的、猜谜语的、打扑克的,灯火通明的会议室热热闹闹,比在学校开心多了。飞雪迎春到,愉悦的心情换来冲天的干劲,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心更足了。
除夕夜,独身职工宿舍楼在沸腾。第一次远离家乡过年的我,和宿舍的同学新友,从食堂买来各种凉菜,在街上买了猪肉罐头,还有瓶装白酒,还有精装香烟。那一夜,我吸了烟,我喝了酒,我们四五个工友,都喝多了醉意浓烈。热热的心,皑皑的雪,倍觉友情的深重。
大年初一,热气腾腾的猪肉白菜馅饺子,食堂炊事员给我们端上了餐桌,香味四溢,心里温暖,回家的感觉立刻呈现在眼前。雪下得更大了,地面的积雪更厚了,春节的气氛更强烈了。白的雪,红的灯,春联喜盈门,鞭炮催春早。
春打六九头。关内都已耕牛遍地走了,抚顺依然冬装未减,春雪时不时的飞来人间添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每天改变着自然图案,报告着姗姗来迟的春日。
煤都抚顺,我工作生活了5年,迎送了5载的冰雪寒冬。
我爱抚顺,我爱煤都,我爱雪的清凉,我爱雪的激情。
1974年大雪来临的季节,告别师傅,告别工友,告别领导,登上抚顺开往承德的列车。挥手间,雪花飘然而下。父亲送我到工作岗位报到的情景,仿佛就是昨天。
42年了,萦怀思恋的是——雪花送我上煤都。
42年了,念念不忘的是——何时我能回抚顺。
西清公园的雪,下的紧了,下的大了,雪片打断了我的沉思。我和老伴快步流星,朝家的方向走去。
雪花依旧在我的心里,融化着往事的留恋小河。
2011.12.8
撰稿


感谢{水晶心苑}笑魇博友热情推荐草根首页生活话题专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