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玛的婚礼,圣洁的信仰

(2011-12-26 08:00:30)
标签:

卓玛的婚礼

藏地悲歌

田勇

分类: 读书时间

             

                       我能够听见你过去的歌

                       它们是空的

                       却在空中

 

                       能够望见你灯下辗转的身影

                       它们是空的

                       却在空中

                       那被留下来的,左眼滴着血的你

                       也是空的

                       可还在空中?

                                       ——节选自田勇的《左眼滴着血》

 

 

    之所以把这首诗放在这里,是想起了田勇老师博客名称是:我是空的,为何还挂在空中? 

    《卓玛的婚礼》,背景是在独古宗古城,是一系列在主人公白玛次仁身边发生的故事。里面有白玛的所看,所悟,所思考的关于人性和人生的感想,有央宗卓玛和纯洁的边玛拉姆纯洁的同性之间的爱怜及婚礼,有格桑梅朵的微笑的目光,有活佛的女儿卓嘎的皈依,有深深爱着白玛的央金拉姆,有当地诗人索南扎西和北大研究生小这夫妇,有在寺里念经的洛桑,还有在去天国的路上走在白玛前面的尚吟,更有一些被金钱奴役并道德伦丧的伪诗人。

 

    白玛是从内地过来的,他进藏的理由很简单,他心中的汉地卓玛也就是他心爱的女子,在和他结婚当天出了车祸,他是想来这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要去陪伴她。尽管最后没能成功地离开这世界,但是这信念他一直坚持,他仍然认为这个神圣的地方是生命最终的归宿。

    像男孩子一样的央金卓玛由于保护尚吟被老板辞退,而后做了交警,她从小信奉藏传佛教,她明白很多道理,更知道后世和前生其实只有一念之差。我相信这句话亦是白玛的感悟。

    在这里白玛也明白了,每个人从生到死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来到世间就是为了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邂逅。用什么样的心情书写,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所以当小卓玛告诉白玛要了边玛拉姆结婚的时候,白玛面对独克宗的月光由衷感叹,这是来到这座城市三年来最快乐的一天。

 

    小卓玛和边达拉姆,索南扎西和小这,格桑梅朵与白玛用眼睛相互爱慕,央金拉姆对白玛的默默的喜欢,卓嘎的皈依,尚吟的雪山之殇,小说里面那些善良且心中有爱的人们,他们的灵魂生活在一片童话的世界,一个纯净的天堂。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一直相信,爱可以拯救一切。

    藏族,是一个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他们的信仰是忠诚且无畏的,他们对轮回和宿命一直坚信不疑。这对本身就有佛性的白玛是一种熏陶,也是灵魂的解脱。

    白玛和卓嘎一起去看流星雨的时候,白玛对卓嘎说起他第一次独自攀到石卡雪山的顶峰,就有一种回归母体的感觉,他不由自主的褪去衣服,将自己整个没入雪中,把两手抱在肩头,双脚叠起,就像是羊水中婴儿的状态。这也很贴切的呼应了作者一再提到白玛把雪山当做自己最后的归宿,他每次都能神奇的看到雪山会裂开一个口子,好像是通往天堂的路。

    所以白玛每天都活在超现实的世界里,从哪里来,归哪里去,有时候白玛会想,死亡竟然也有个出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出口却正是白玛所期待的。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晃,在藏区度过了三年的时光,白玛在这期间没有回内地一次,很多的藏人跟他打招呼习惯用的是藏语。只是有一天,突然飘落的雨和突然飘落的枯叶,突然笔记本电脑中播放的古琴曲《汉宫秋月》让白玛的泪水像决堤的海。正是这样的一个霎那,成就了白玛的那首诗歌《藏地悲歌》。我一直把这段看做是田勇老师当时的心情,这首诗歌是他另一本诗集的名字。诗歌里面那个他只能感觉却不能相望的卓玛,一直在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盛放着,永远永远。

    玛吉阿米,待嫁的娇娘。白玛的那位已经远行天国多年的汉地卓玛,时时刻刻在他心里,他整夜失眠,翻来覆去的煎熬着。所以,白玛很早的时候就为自己计划好了归途,就是雪山深处的那扇只为他细微洞开的白门,在合适的时间他就会去追随自己的玛吉阿米了。

    每次想到心中汉地的玛吉阿米,白玛就因思念而失眠,终于白玛在一个深夜,蘸着迷离的泪水为自己的玛吉阿米下了一首诗歌《玛吉阿米》:如果,那一夜的拉萨/迷失了月光/请你将青稞种撒在我深陷的眼窝/我会用整世的泪水/将它滋养。如果那整世的泪水/停伫不了你远行的足音/请你将我跟纯净的酥油融在一起/我会望穿双目/在来世等你。如果,那纯净的酥油/点燃不了你的一丝柔情/请你用洁白的哈达将我和雪山/连在一起/我将剪断呼吸/吻你,在前世里。

 

    如果,今生和来生都不能和爱人一起,那么,白玛他说情愿回归到前世。

    最后,在白玛决定回归的时刻,他已经为自己找好了归途,去卡拉尔雪山,寻找那扇梦中的白门。却因雪盲影响了视觉,朦胧中,他甚至看到了雪山主峰悬挂着自己和那么多熟悉的人的脸孔,还有自己心中的汉地卓玛的时候,发生了白玛预料中的雪崩。

    在卓玛和边姆接到消息赶来的时候,正好与背着白玛的阿爸会合。

    由于雪盲,回到小卓玛阿爸牧场里,渐渐恢复身体的白玛总是看不清楚一米以外的距离,却在普姆生下一只白马的那刻,视力神奇的恢复。多巧啊,白玛,白马,是注定的重生。

 

    震撼于书里面描写的那些景致。其中有那里的花海,几十公里的山谷除了花就是花,没有一棵树木参杂其中,初春的高原杜鹃,早夏的格桑花,晚秋一地血红的狼毒。还有那里的雪山,那种白,那里洞开在作者心里的轮回之门。

    在这篇小说里,我看到了白得似乎要透明了的月光,那月光只要你展开手掌就会有丝绸的光线打从指间泄落。有无边的各种各样的花海,还有一整片一整片血红的狼毒。

    还有那些善良且心中充满了爱的人们:从上海来支教的残疾女孩王亭,白玛,扎西,小这,夏尔玛,卓嘎,格桑梅朵,央金拉姆,尚吟,他们为了心底的向往一直在坚持。

    坚持着轮回与宿命,即使有一天离去了,他们仍在追求灵魂的自由。

    我说,离去不是死亡,是重生。

 

    那本书看了两遍,第一遍是深夜看完的,当天夜里竟然神奇的做了一个梦,梦里面有花海,有流星,有雪山,有成群的牛羊,在飘舞的经幡下,我一个人站在那里,眺望远方……说实话,对西藏,我是一直心存向往的。看到关于藏地的描写和小说,我认为真的是机缘。

    至今,我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简介说这部小说是无性之爱,对,可是我老感觉卓玛的婚礼这个题目,作者不仅仅只是想要描述卓玛和边玛拉姆之间的那份纯洁的爱,还有藏族诗人索南扎西和小这,格桑卓玛,达姆他们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和神圣的信仰,更有白玛心中永存的那个玛吉阿米。

    卓玛是藏区所有女性的统称,她们都是卓玛,而在白玛心里,那个在婚礼的当天奔赴天堂的汉地卓玛,永远藏在心中最柔软的角落。还有尚吟,格桑梅朵,卓嘎,和央金拉姆,她们对白玛的情感一样的纯净,一样的深厚,只是她们都把那份爱放在了心里。

 

    有读者问,小说里面的白玛是不是作者?田勇老师回答:是,可是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是啊,每个人写作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那些文字里,不能完全说主人公就是作者,但是白玛身上肯定有他大部分的影子和思想。

    关于田勇老师,除了默默看他博客发的那些文字和图片,其他没有任何交流,但是我固执的喜欢他诗歌里面的那种宿命和安静。曾经一度不再相信轮回的传说,可是看着那些充满了禅意的句子,那些视角独特的图片,竟然真的对来世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收到田勇老师的快递是在12月15号下午,看到发出的日期是12月2日,辗转了将近半个月,《卓玛的婚礼》和《藏地悲歌》两本书从西藏拉萨飞到我所在的小城,真的很感谢田勇老师,这两本唯一在博客收到的赠书,我会一直珍存。

   《藏地悲歌》诗集,我更得慢慢读,慢慢体会,不敢贸然写下哪怕一个句子。再次感谢田勇老师,祝福您,一个流浪在藏地的诗人,作家。

  

    我来的时候,一个人哭,世界喜悦。

    我去的时候,世界在哭,我独喜悦。

                                ———田勇

 

    附上田勇老师简介:田勇,笔名白玛茨仁。

    著有长篇小说《一起微笑》、《德吉梅朵》;

    诗歌集《田勇诗选》、《藏地悲歌》;

    散文体式《我们西藏》;哲思集《小树菩提》。

    曾荣获首届诗歌“约伯奖”,现为余杭画院和香巴拉诗院院长。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5689377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