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ven
刚来美国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部的一个比较知名的私立综合大学里,那里有很多中国人,而且都很神。我在那里认识的一对好朋友夫妻俩刚好也是从北京来的,自费学MBA,那一阵子我们两家还都没有孩子,整天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玩,还别说真是玩出不少省钱的花样,就象我在勤俭持家里描述的,我们家专攻家电和日用品的节省项目,他们则比较关注衣服与化妆品。我们俩家经常联合出动,乐在其中。
好景不长,他们MBA毕业时,赶上美国经济不景气,工作不好找,于是计划回国。不过在此之前,有一天人家跟我说:“我要生孩子了,准备再占美国人一大便宜。”我一愣,看来还是我孤陋寡闻,在学校工作的我,医疗保险和学生不一样,我们的基本上属于“公费医疗”,只需要缴纳类似于门诊费就可以。但是学生的保险很差,而且要自费,毕业以后很多人干脆就不再买保险了,所以
Raven 非常奇怪:在美国生个孩子不能说是天价吧,可也不便宜,怎样才能不花钱生孩子呢?
事实证明,美国果然是个充满了机遇的国家,只要你想,并且去争取,基本上还是可以合法的争取到很多正当权益的。就拿怀孕这件事来说,根据全美孕妇联合会(Amercian
Pregnancy
Association)的统计,每年有13%怀孕的妇女是没有保险的,而在美国生一个孩子,官方估计的数字是,正常怀孕,光是生产的费用就大约是6,000-8,000美金,当然如果是高危妊娠花的钱就更多了。那么通常情况下,没有保险的美国人都是怎么做的呢?
如果你到网上用关键词“怀孕,无保险”搜索,会发现一大堆有用的资料。主要是政府出资的医疗援助计划(Medicaid),这是一项福利计划,为了保证怀孕妇女母婴健康,避免政府因此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比如因没做必要的产检而带来的残疾儿,反而需要政府以后投入更大的财力;或者因高危妊娠没有及时发现而带来家庭人伦悲剧以及天价的抢救费用(医院不得因为钱的问题拒绝垂危病人,这是法律规定,或者至少在德州是这样的)等等。
这项福利计划专门用于援助那些低收入家庭和个人,网上有专门的说明,每个州情况不一样,对最低生活标准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想要加入这项计划,需要去找政府设在当地的医疗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

与此配套的就是WIC( Women, Infants
and
Children),同样是联邦政府为保证低收入家庭妇女和婴幼儿(5岁以前)的一项福利措施。WIC为这些人每月有限的提供牛奶,婴儿奶粉,麦片,豆类等等营养食品,以保证母婴健康。这些,可以打电话到当地的WIC办公室和相关人员预约,然后去填表申请。
我的那个朋友,本也不知道这些,怀孕后一直没敢去做检查,本想花费最少的金钱生下这个孩子,有些不太必要的检查就直接省略。直到孕8周后有轻微出血,吓坏了,怕流产,跑去医院,当她的医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让她去当地的
Medicaid
机构驻医院代表处,申请了医疗补助计划,同时为她申请了WIC,所以她的孕期非常顺利,也没有从自己的腰包里掏一分钱,顺顺利利的生了一个儿子。而且生产后政府继续提供婴儿奶粉,成人牛奶等等营养品,为她回国前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那么在经济危机时期的今天,美国的这项计划改变了没有呢?去年感恩节,我家来了一位从北京过来的孕妇,我不知道她是怎么通过海关安检的,反正是孕29周到了美国,要在我们这里生孩子,因为是朋友的爱人,所以我就提了一句,试试看你能不能申请医疗援助,这样可以省下生产这一大笔钱。
结果呢?多方查询的结果,俺成功的搜到了德克萨斯州本身就有一个CHIP(Children’s Medicaid
Perinatal)计划,专门给针对德州没有医疗保险计划的儿童的,当然也就包括了未出生胎儿及其母亲。具体申请计划书是我的朋友自己和当地官员谈的,我不太清楚。但我帮他们打电话联系的时候得知,这项计划针对的不仅仅是德州本土的美国公民,还囊括了这个地区的所有的合法与非法人群,以及短期旅游或工作的人。通常,在美国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负责申请Medicaid的人是不会“顺便”调查你的身份是否合法的。只要你提供住在德州的证据:房租单,水电费等等,当然还要有银行帐单,证明你没有很多钱,然后就可以申请啦。所以我的那位朋友在生产前顺利的拿到了这项保险,不仅包括她的孕检费用,生产费用,还有她的孩子出生后一年的儿科检查费用等等,再加上上面我提到的WIC,按我朋友的说法:“美国真好,什么都包了。”
当然,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的这笔钱是哪里来的?实际上都是从我们这些老老实实的纳税人所缴纳的税金上来。所以近年来布什先生的减税政策,实际上给美国的各种社会福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实际的受益人呢,嘿嘿,这么说吧,我们这边离美墨边境很近,很多墨西哥人,通过旅游签证来到美国,然后生下一个美国国籍的孩子,再等上21年,这孩子的一家人就顺利地变成了美国人......所以已经有国会议员提议要紧缩这项福利计划,并且修改孩子落地就是美国人的政策等等。所以这些福利政策能维持多久,以后会不会提高申请标准,都实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同时,申请这项保险,千万就不要再指望各个大医院有名的医生接受你,这相当于一项最低保障,只能在小一点的医院找到接受这项保险的医生。据我所知,医学中心,德州妇产医院等地方很少有医生接收这种保险,不过全市接收的医生也不在少数,比如我的朋友生产的那家医院,有意思的是那家医院本身还有中文服务,楼下有中餐,条件并不太差,所以不用太担心。
各位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秘密只有 Raven 知道,哈哈,如果你能上到美国网站,随便搜索一下,就知道我说的这一切都在上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