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雏凤清音
雏凤清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15
  • 关注人气:6,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 婆婆 妈妈

(2009-10-12 22:05:04)
标签:

育儿

家庭

宝儿

婆婆

妈妈

分类: 快乐家庭

孩子 <wbr>婆婆 <wbr>妈妈

                       阳光男孩,宝儿十五个月

 

Raven是家中最小的一个,爸爸妈妈都比较宠,相对而言小姐本人就比较笨。话说十年前本人一时冲动跨出国门,第一年过得真是惨不忍睹,不小心吃过发霉的饭(当然是一边看电脑一边吃闹得,吃了一半才觉得颜色不对),煎过没熟的饺子(在家里我从没吃过冻饺子,所以跟着也不知道怎么做),直到后来大哥出来陪我(据说是怕我一时养不活自己,饿死在外面。这当然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如果大家等得起,那天心血来潮,会写一篇极品老大),生活才变得有声有色。两个人就这样游山玩水地过了五年逍遥自在的日子,才为时已晚的想起如果再不要小孩,大概我们就是别人眼中的丁克家庭了,于是开始恶补生孩子的学问,同时问爸爸妈妈可不可以过来帮忙,两边的老人等我们生孩子等得心焦,但一向知道我们俩我行我素惯了,催也没用,一听说我们终于良心发现了,马上打点行装,准备孩子的一系列小东西。所以说Raven幸福啊,从没有发生两边父母不愿给带孩子的事。爸爸妈妈来了15个月,我家宝宝长得肥肥壮壮,但之后他们签证到期,必须回国,而婆婆的签证偏巧又被拒了,这样我们就面临抉择,爸妈建议他们把孩子带走回国养,养了15个月,他们也是舍不得啊,同时也实在不放心我们两个能养好孩子。可是带回家,宝爸不干,他就是从小在姨家长大的,六岁回到父母家,那种孤独,使他根本和父母亲不起来,他又怎么舍得儿子跟别人比他亲。对我来说,也是舍不得,我不担心孩子会不好,我家宝宝被姥姥姥爷宠得无法无天,再加上宝姨来美国见过宝儿,也超级喜欢他,哪里会被忽视照顾不好呢?无法抉择时,我做了一个近乎儿戏的决定:让宝儿自己选。我问大宝,愿不愿意跟姥姥回中国,我想如果他想,那么即便我再舍不得,也可以让他回去至少住几个月,谁知大宝一口咬定,"跟妈妈!"那种没有犹豫,我还说什么呢?留下来,一家人在一起,就是累点儿而未尝不是幸福。

父母亲走后,我们两个双职工确实很难,平时的辛苦都不必谈,最烦的是孩子生病,刚上托儿所的孩子,无一例外的会生病,大宝在父母走后三个月曾经连续半个月低烧,当是我们没在意,每天给他吃一点退烧药就继续送他上学,结果半个月后打电话问医生,医生叫我们赶紧送医院检查,发现是中耳炎,由于孩子的鼻腔与耳道发育不完全,由感冒引起的鼻涕流到耳朵里以后出不来,也吸收不掉,以后差不多就是每个月,吃十天抗生素,好十天,然后又继续发烧。一天到晚,宝儿的鼻子都不通,生病的时候晚上睡着躺下会喘不过气,憋醒过来,看着真是好心疼。每当这时我会问他,要不要妈妈抱?宝儿也奇怪了,他不管睡不睡着他都会爬起来坐到妈妈怀里,就这样竖着抱着差不多要一个小时他才真正睡熟,然后放下,等他鼻子再堵以后再抱起来。这时我根本顾虑不到会养成什么睡觉坏习惯,只要我的宝宝能睡个好觉,我管他以后需要改多少坏毛病。每天早晨我都提心吊胆怕他发烧,因为我和大哥那时都刚刚换工作,根本没有PTO(就是带薪休假),好在我的工作时间比较有弹性,可以晚上或者周末加班,换来平时在家看护生病的大宝。折腾了三个月,看到宝儿每天要吃无数的药,妈妈心如刀绞,最终决定给他做手术,把耳朵里的脓引流出来,结果做手术的那天,宝儿刚刚停了抗生素,医生告诉我插管时宝儿的耳朵里灌满了脓,如果不做,他肯定还要发烧......这一年不是辛苦没有收获,我家大宝乖巧,听话,虽然懂事说不上,可是很听妈妈话。其实哪个孩子心里没数呢,他也许不会说,但他知道不舒服时妈妈永远会在那陪他。

奶奶是在大宝两岁多的时候来的,那时大宝已经做了ear tube insertion,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小手术,插根管子到两边的耳朵里,在孩子耳道没发育好时可以把孩子耳朵里的脓排出来,从而避免中耳炎,而且在妈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发现引起他中耳炎的祸首是过敏,在用药物控制了他的过敏后,宝儿终于不再发烧了,谢天谢地!那时候他已经会说简单的英语,但是说中文就按英文发音来,不可避免的带一些口音,常被奶奶笑话是乡下人。奶奶来了以后大宝不愿意去幼儿园,加上奶奶一个人在家也很寂寞,所以我们干脆让宝儿停学在家,宝儿终于又过上了以前姥姥姥爷在时的安逸日子。

生活安定下来,我们开始考虑要老二,因为我父母一年以后肯定还会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这么一层考量,老二永远是我们的梦,这也算量力而行吧。老二的出世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工作,但更多的是欢喜,家里人手多,感觉没费什么力气贝贝就已经两岁了,其间姥姥还是想把妹妹带回国,我依旧还是舍不得,现在奶奶又来了,我们一家五口就这样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着。

家有老人,若说没有矛盾,恐怕是圣人,我们的原则是,我的父母我对付,大哥的父母他解决。这样总还算是自家矛盾,总比媳妇和婆婆吵,女婿和岳母吵要强。我明确地跟妈妈说,女婿是半子,也就是说只能顶半个儿子,千万要求不要太高,我自己也是,一旦有什么好东西,潜意识里先想起来的肯定是我的父母,对婆婆公公是孝顺,是要提醒自己去做的,这个还是有不同的,所以爸爸妈妈也就不要寄希望于大哥把你们当亲生父母看待。他凡事惦记着我的父母,我就已经心满意足(当然凭良心说大哥做的至少比我自己的哥哥好,这点让我很感动,说明我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一个家里,矛盾再大,也不过是钱和孩子,父母肯来我们就已经千恩万谢,唠叨两句就听着呗,实在不行就先走开,以后再说。至少我家的两边老人,感觉他们是越活越回去,越来越像小孩,可是从另一方面讲是不是因为我们做得还不错所以他们也比较放松呢?(哈哈,Raven总是喜欢自我表扬,所以心情总还是比较好。)请老人来看孩子,从一开始就要明白有一利必然就有一弊,如果不能忍受老人的一些做法或者是生活态度,为图耳根清静,最好还是凡事亲为。而且父母总是年龄大了,凡事主要还是要靠自己,他们能帮我上班的时候看孩子,就已经不容易了,那么下班呢自己就要自觉点儿把孩子接过来,让老人有一点自己活动的时间,如果这样当妈妈的还觉得累恐怕就不该生那么多了,毕竟干什么都要量力而行。

孩子终究还是自己的,自己不养或没信心养好还真不如不生。如今我家的宝贝们干什么事都会先想到妈妈,让我感觉特别好,这也算我这个妈妈不算太差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螃蟹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