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2022-04-11 09:17:22)
标签:

东北自驾游

延吉

朝鲜族民俗

长白山

天池

分类: 旅游和历史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位于东北地区长白山主峰,是松花江、鸭绿江以及图们江的发源地。天池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其水面海拔达2189米,是世界上公认的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天池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是中国最深的湖泊。湖面面积达10平方公里,在周围十六座山峰的环抱中,沉静清澈的天池犹如一块碧玉一般,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游长白山天池最佳时节是在盛夏,这时云雾较少,容易一睹天池的真面目。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这是此次从北京去东北自驾游的路线图:北京—兴城—沈阳—长春—延吉—长白山—通化—丹东—大连—盘锦—北京。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2021年7月20日中午在长春吃过午饭后,上郓乌高速驶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路上时不时遇到大雨倾盆,经过约5小时的行驶于傍晚7点进入延吉市区。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来到这里自然要吃当地朝鲜族的特色美食,所以晚上来一顿正宗朝鲜族烤肉和冷面是必须的。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延吉建立不过百年,市内有历史古迹的地方不多。拥有一些特色建筑的延边大学,因疫情期间也无法进去参观,第二天上午我们便来到“中国朝鲜族民俗园”转转。这座民俗园就在延吉市南部郊区2公里的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下面,当地人习惯的叫做帽儿山民俗园。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建成于2012年,共有5个功能区,分别为传统饮食体验区、传统民宿区、百年老宅体验区、传统体育演艺区、传统文化展示区。最近刚重新整修了一番,但受疫情影响显然还缺乏旅游人气,因此现在不收门票,也自然取消了面对游客所组织的各种表演活动。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游客们只能自己游园找乐了,于是这家一进园区右手的朝鲜族服装租赁便成了人气最火的店铺,LP也赶紧进去选了一套。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朝鲜族传统上喜着白衣素服,显示出喜爱清净朴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称。不过现在其服饰的色彩已经变得丰富多彩了,特别是给游客拍照,自然要穿上五彩艳丽的拍出来才好看。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朝鲜族女装分上、下装,上装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纹漂亮的绸缎或纱类缝制,衣襟很短,只及胸部,不用纽扣,以前襟的两个彩色长带系成蝴蝶形,下装则为宽松式的彩色高腰长裙,穿法是先穿裙后穿短衫。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朝鲜族的传统服装与其生活方式相吻合,因朝鲜族居住以火炕为中心,平时男人盘腿而坐,而妇女是双膝着地的跪式,所以衣着多是宽松式。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民俗园内建有传统的朝鲜族住房,房屋多为土木结构。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前面那个是草房顶,这个是瓦房顶,屋顶多为四面斜坡。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房屋的门窗不分,房间与屋外、房间与房间之间都以滑动拉门隔开,拉即是通行的门,关则是窗或间隔,所以屋内敞亮,通风良好,出入方便。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房屋内取暖使用火炕,在厨房锅灶烧火,其热气和浓烟通过炕下通道再出至户外,使整个炕面温热。
火炕可作睡眠、用餐或开展其他活动的多种用途。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疫情期间游客不多,也不是节假日,所以民俗演艺广场并没有任何表演。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既然没有可看的朝鲜族歌舞表演,那就自己跳上一段自娱自乐吧。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腰鼓是深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来到民俗饮食体验区,买了两瓶朝鲜族自酿的米酒。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朝鲜族虽然居住于北方,却以水稻生产为主,因此在其日常饮食中,一般以米饭为主食。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朝鲜族很讲究腌菜,因此可以看到房前屋后放着大小不同的坛缸,每到秋季,朝鲜族妇女都会忙于腌白菜。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在朝鲜族节日中还伴有许多竞技游戏,如摔跤,秋千和跳板等,如今已成为朝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可惜这次都无缘所见。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离开朝鲜族民俗园,没有再返回市区,而是翻越帽儿山来到了延吉市的后花园龙井市,在这里休息吃午餐。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龙井是中国境内朝鲜族居住最集中、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城市,被誉为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发祥地。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龙井,满语里意义为两山夹一江,这一江便是海兰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首歌叫《红太阳照边疆》,当时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其中歌词:“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这首歌让全国各族人民了解到了延边人民的精神面貌和风土人情。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海兰江的得名有一个传说:从前这条河边有两个村子隔水相望,一年夏天,突然有三头六臂的恶魔出现在这条河上兴风作浪,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东村一个叫“海”的英俊小伙子挺身而出,要与恶魔决一死战,西村一个叫“兰”的美丽姑娘也不甘落后,二人一起大战恶魔并消除了恶魔,两个村子恢复平安,海与兰则结为夫妻。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离开龙井市准备上延长高速前往长白山,这是上高速前路旁的朝鲜族村落。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行驶约1个半小时到达了二道白河镇,这是白河火车站。二道白河镇位于长白山主峰北坡,有“长白山第一镇”美誉,如果打算从北坡登顶看长白山天池,就可以选择在此住宿。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东坡在朝鲜境内,因此游览长白山可以选择从北坡、西坡、南坡进入。北坡开发较早,景点也比较多,有著名的天池瀑布,但却不能完整地观看天池全貌。我们遂打算从西坡登山,那里看天池的角度更为宽阔。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离开二道白河镇,沿着环山线行驶约一个小时,来到了松江河镇,这里是从西坡登山游览的落脚点。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第二天上午从位于松江河镇的“长白山西坡换乘中心”排队登车。长白山西坡的门票为每人125元+换乘车票85元。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从长白山西坡换乘中心乘车,约半个小时到达西坡山门(淡季时自驾车可以开到这里),进入山门后继续乘车,再约半个小时可到达西坡主峰停车场。在盘山路途上经过一个景点“高山花园”,其位于高山平缓地带,夏季时这里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到达西坡主峰停车场,抬头可见一条蜿蜒步道伸向峰顶的观景平台。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准备开始登山,步道旁的路牌上显示共有1442级台阶。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从步道上回看西坡主峰停车场。长白山西坡较完整地保留了长白山的原始风貌,是最为壮观、最具典型的火山地貌风景区。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路旁山花烂漫,但因植被脆弱,上下山全程不允许游客走出步道。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停车场上下的这段坡路过去被称为“喘气坡”,是指由于山坡陡峭,坡路漫长,沿坡攀登时,常使人累得气喘吁吁。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现在有了阶梯步道,攀登者随时可以依栏而憩,纵目远眺,观赏到辽阔壮观的高山苔原地带的风貌。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登山步道上还有两处让游人休憩避雨的有盖走廊。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最近的一次小规模喷发活动,是在1702年4月14日的清康熙四十一年。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快到顶部的一段过去被称为“老虎背”,原是条鹿群去天池畔食草的野径,随着山势呈蛇形,两侧或为斜坡、或为断崖,似同虎背。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终于登上顶部观景台,给自己点个赞。长白山因其诸多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主峰白头山海拔2744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峰。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观景台所处位置相当于两座山峰所夹的一处隘口,北侧山峰称为玉珠峰,又叫青石峰,峰下有大面积坍塌的碎石扇面;南侧山峰称为梯云峰,为中朝之间的界山。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因此观景台的南侧立着一块界碑。历史上,长白山天池曾完全在中国境内。1963年9月,在金日成欲“建立朝鲜革命圣地”的多次恳请下,中国政府与朝鲜政府签定非公开条约,中国国界线在天池地段后退三十公里,此处长白山由中国独有变为中朝界山,天池成为界湖。这是当时历史情况下,中朝友谊的亲密见证。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同样的,为保护自然环境,游客们只能在观景台上活动,不能踏出观景台。长白山主峰气候变化多端,风云莫测,开始爬山的时候看顶峰上还是蓝天白云,登上来已经是阴云遮蔽了蓝天。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观景台靠天池一侧的围栏挤满了游客,好不容易才能挤个空档与天池来一张自拍合影。历史上建立金朝的女真族,把长白山作为他们的发祥地,金明昌四年(1193年),金章宗封长白山为“开天弘圣帝”。建立大清王朝的满族人,同为女真人,更把长白山视为圣岳神山。清代还广泛流传着仙女到长白山仙湖沐浴,吞朱果而生爱新觉罗氏的神话传说。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想要不受影响地与天池合影,需要在特别开辟出来的照相点排队十多分钟。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为了感谢长白山的恩泽,康熙皇帝效仿中原皇帝封禅泰山之举封禅长白山,并借“长白山一带为先祖龙兴之地”之名,将长白山周围的广大地区划为禁山围场,封禁长达200年之久。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为增加东北人口以利东北边疆防卫和安置内地灾民,清廷才下令解封长白山,允许百姓来此开垦土地。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站在西坡观景台,天池对岸一座黄绿黑白多色的山峰十分显眼,那便是长白山十六峰之一的“华盖峰”,是长白山第三高峰,从北坡登顶的游客俯瞰天池就在华盖峰之侧。清朝末年的1908年,奉天候补知县刘建封奉旨勘查长白山,经过历时4个月的实地踏查,撰写了《长白山三江源流考》和《长白山江岗志略》等报告,正是他标注了长白山十六峰的位置并加以命名。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最后用手机广角拍一张天池全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巡视吉林,曾率领太子及王公大臣在松花江畔搭棚设坛,举行望祭长白山仪式,“行三跪九叩礼,以系祖宗龙兴之地也”,并写下一首诗《望祀长白山》:

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

翠霭笼天窟,红云拥地根。

千秋佳兆启,一代典仪尊。

翘首瞻晴昊,岧峣逼帝阍。

钟灵秀: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二水:长白山是鸭绿江、松花江、图们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天窟:指天池、天宫。红云:传说仙人所居之处,常有红云盘绕。晴昊:晴空。岧峣:山高峻貌。帝阍:天门,天帝的宫门。


“东北二人转”第四站:长白山天池
        从长白山天池下来,在松江河镇吃过午餐,驾车向西南前往通化市,路上有一段与松花江相伴而行。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深秋,康熙皇帝再次东巡到达吉林,又一次亲临松花江边遥祭长白山神,并写下一首《泛松花江》:

源分长白波流迅,支合乌江水势雄。

木落霜空天气肃,旌麾过处映飞虹。

支合乌江:乌江指黑龙江,松花江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金史》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兴衰始末的史籍,其记述:“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白山黑水”曾经指大清王朝的发祥地,如今已经成了东北地区的代名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