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室》 2011年5月5日 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一会儿好,一会儿坏,
她的关节到底怎么了?
(阿姨)说是里面的“润滑油”少了
(专家)我们叫它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有的像,有的不像,
究竟如何判断可怕顽疾?
(阿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专家)临床有一些方法可以鉴别
人老腿先老,
真是因为关节里的“油”不够吗?
《科学实验室》
揭开——关节缺“油”的秘密。
正文
这几天连着跟您说了春夏交接该吃什么,该补什么。其实对于上岁数的人来说,有一个地方,您最好也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做一下“润滑“——就是咱们的膝关节。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这年纪大了,腿脚不如以前利索也是正常现象。可咱们家住霍营的热心观众耿阿姨啊,最近却发现自己这腿脚的毛病有点儿蹊跷,好像有病,又好像没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咱们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
半个月前的一天,耿阿姨在房间擦地,当她很自然地往前迈步时,突然感到右边的膝盖……
热心观众
耿阿姨:“疼得特别厉害,钻心地疼。”
膝盖疼痛,难道是关节出了问题?接下来的几天,耿阿姨又发现,这关节疼得有点儿奇怪。
热心观众
耿阿姨:“上下楼、活动, 还有坐久了起来就疼,走平地就没有任何感觉。”
耿阿姨想到了常说的风湿病、关节炎,于是上网查了查,有些症状还真跟自己一模一样,但有些好像又不是,耿阿姨心里有点儿犯嘀咕了:风湿病可是不好治的病,一变天就犯病不说,严重了还会扩散到全身关节疼,要真是得了这样的病——可太受罪啦,不过自己坐家里瞎想也没用,记者决定带耿阿姨找专家看看去。
中日友好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邹惠琼:“还是有方法可以鉴别的,我们最常用的是X线片,拍关节的表现。”
邹主任告诉我们,关节疼痛千万不能自己诊断或者拖着不去医院,一旦耽误了治疗会越来越难治好!通常确诊风湿病的方式有X光、B超等仪器,或者对血液中“类风湿性因子”的检查。这不,咱耿阿姨的诊断结果出来了,答案竟是……
中日友好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邹惠琼:“你刚才也听到关节的响声了,我觉得你应该是骨关节炎。”
详细的检查排除了风湿病的可能,耿阿姨终于可以放心了,不过这骨关节炎又是什么毛病呢?您跟我们一起看看这张x光片就明白了,跟右边正常的关节缝相比,左边的关节缝是不是狭窄了很多呢?邹主任告诉记者,骨关节炎的疼痛就是关节弯曲时,变窄的关节缝相互摩擦引起的,这是一种老年人常有的关节毛病,多见于负重和长期使用的关节。
中日友好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邹惠琼:“比如双膝、双髋,典型的就是上下楼、爬坡时疼痛明显。”
您看这一场虚惊,原来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咱老年人到了这个岁数,常年磨损的关节有点儿吃不消,开始闹罢工了,而且专家说了,这种情况没必要吃药。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小毛病也是毛病,疼起来照样没法走路——有没有办法能调养呢?这时,耿阿姨又听到了一种说法……
热心观众
耿阿姨:“我在老家问一大夫,大夫说你里面的润滑油少了,吃点肉类、骨类补充润滑油。”
关节不灵便是因为少了“润滑油”?还要通过吃肉来补?这用在机器上的逻辑,放人身上能靠谱吗?记者分别求证了两位专家,首先遭到了风湿科邹主任的否定。
中日友好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邹惠琼:“这种说法是不太确切的。关节腔里头确实有一种物质可以起到润滑作用,但它并不是油脂,而是分泌的关节液。”
您听,关节里根本就没有“油”,那吃肉补油的推论是不是更荒谬了呢?营养科的陈大夫却说……
中日友好医院
营养科医师 陈禹:“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主要是通过吃肉来补充钙质、胶原蛋白,而不是补充油脂。”
原来啊,这吃肉补充的不是“油”,而是一种可以防止钙流失的营养素——胶原蛋白,而且确实在肉皮、骨头、深海鱼类等食物中含量丰富。不过,咱们专家也说了,靠吃肉补充胶原蛋白的做法并不推荐,首先是麻烦——熬得时间越久,胶原蛋白才释放得越多,火候儿上就要费不少工夫;其次量也很难把握,弄不好还容易——得不偿失!
为什么说吃肉调理骨关节病是得不偿失的呢?您别急,咱们一块儿来算一笔帐您就明白了:有研究结果显示,每天人体所需的4—5克胶原蛋白补充量,相当于5公斤猪蹄或10碗燕窝!燕窝咱吃不起,5公斤猪蹄又根本吃不了。退一步说,就算咱真能吃进去,那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胶原蛋白没补多少,油脂的摄入反而大大超标,那可就真成吃肉补“油”了。那么,有没有既不用担心副作用,又能给关节加“油”的食补秘诀呢?
专家还真给推荐了一个专门适合咱中老年朋友的食补秘诀,就是——喝粥。但喝什么粥,怎么喝,都是有讲究的,像咱们耿阿姨的情况,就得以补为主,而且这“补”不是从关节补起,而是要补肝肾。这是为什么呢?
中日友好医院
营养科医师 陈禹:“中医讲肾主骨、肝主金,补益肝肾本身对关节有一定好处。另外,关节病日久也对肝肾功能是个损伤。”
专家告诉我们,骨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和这类人群本身肝肾比较虚弱,钙质容易流失就有很大关系,而通过固肝肾来补关节,虽然需要长期的调理过程,但比起单纯治疗关节疼痛来更治本,说到既可以补肾养肝,又适合煮粥的食物,马上就给您推荐一种时令蔬菜——豇豆。
中日友好医院
营养科医师 陈禹:“本草纲目记载,豇豆可以补肾、生精髓、 益气补中,就是通俗讲,它对人的脾胃、肾脏有补益作用。”
豇豆可是咱豆类蔬菜中的上品,它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与大米同煮,既能起到固肝肾的作用,又能弥补粥类以淀粉为主的营养单一,口感也适合老年人的脾胃,而且说话儿就得,这不,转眼工夫——咱耿阿姨已经把粥做好了……不过这豇豆米粥比较适合关节疼痛轻微的人群,如果您症状比较明显怎么办呢,下面这道粥就是给您量身定做的。
中日友好医院
营养科医师
陈禹:“芡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鸡头米,它一方面有补益作用,可以补肝肾,另外一方面它可以除湿痹,对治疗关节病有一定的益处和帮助。”
没想到,平时很少吃的鸡头米,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好处,咱们赶紧学学怎么利用吧。专家推荐把芡实、大米和核桃放在一起同煮,因为芡实的外壳较硬,而核桃有滑肠的作用,可以帮助芡实的消化吸收。
怎么样,这豇豆米粥和芡实核桃粥您都学会了吗?不过这两道粥都比较适合像耿阿姨一样,只是患有轻微关节病——骨关节炎的朋友,如果您是另外一种比较严重的关节病——风湿,我们就要给您配上点儿不一样的食材了,比如这几样儿:姜丝大枣粥,专门适合热湿的风湿病人,具体表现为关节红肿;还有这道薏仁莲子粥,特别适合寒湿的风湿病人,具体表现为关节疼痛严重,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