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室》 2011年4月14日 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都说它拥有“独门绝招”很金贵!
但做法不对却难发挥
如何才能——
兼顾营养并且克服口感糙?
为何让粗粮“练”绝招?
《科学实验室》您想我来试
教您——粗粮的健康吃法
正文
话说前不久粗粮和精粮比试武功,大战几个回合,最后粗粮凭借绝招儿——“富含膳食纤维”大获全胜。于是人们开始流行起吃粗粮。来,咱们一起鼓掌祝贺一下这些新晋的武状元:但是粗粮习武出身,特点就是比较粗糙,用老话儿讲叫——剌嗓子。就比方说棒子面,您说:怎么做最好吃?炒窝头?嗯,是挺香的!!可是……您知道吗?这种吃法儿对身体其实——不利!
要想知道这样吃粗粮到底为什么不太健康,空口无凭,咱们还得用实验来说话。下面记者就带您到饭馆——去看看这炒窝头是怎么做出来的:
刚才在倒油之前,记者已经先用带刻度的油壶量了倒进锅里的油量,现在炒完了窝头,咱们再把剩下的油倒回油壶,您看……刚才没倒之前,油壶里有525毫升的油……现在还有不到500毫升……咱们再看看盘子里,干干净净,一点油都没有渗出来……也就是说,这个菜一共耗油是25毫升……
一道炒窝头耗油是25毫升,看起来好象没多少啊,这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咱们每人每天油的摄入量推荐标准是25至30毫升。这盘炒窝头用了2个窝头,就用掉了咱们一天应该使用的油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技师级营养师
吴利刚|:“窝头本身含有大量的纤维,如果放油脂比较高的话,这些个油脂会被这个食物当中的膳食纤维给吸收进去,那么相对来讲,这个窝头咱们吃起来会感觉到比较柔滑和松软,在这种情况下,膳食纤维的好处就被这些油脂的坏处抵消了。”
那是不是说,粗粮就得粗着吃才算健康呢?专家说了!这种想法也不对!而且不仅如此,如果长期这样吃,甚至会引发其它问题……
技师级营养师
吴利刚:“如果长期的食用,很可能对我们人体胃黏膜造成损伤,尤其是老年人,还可能造成胃酸分泌过度,影响我们的身体。”
明明是好处多多的健康食品,怎么这么吃不行,那么吃也不行呢!有没有办法能确保健康又满足口感呢?其实您只要注意两个方面就行:
技师级营养师
吴利刚:“正确的食用粗杂粮我们每天要在100克左右,同时也要注意对粗杂粮的一个烹饪方法。”
避免太油腻,并且让粗粮松软可口,咱们得开发一下它们的“潜能”。专家推荐的方法是摊和蒸。那接下来咱们就先来看看这第一道玉米摊饼怎么做吧。
技师级营养师
吴利刚:“这个饼对于肠胃来讲并没有多大刺激,因为咱们在这个饼里面加入了鸡蛋,鸡蛋里面含有大量磷脂,磷脂它有软化、乳化的作用,对咱们这个饼本身有一个蓬松的作用,同时加入麦片,加入了我们所说的这个粗粮的玉米面,适合所有的人吃,包括糖尿病人吃也会很好,这个食物不会升高他们的血糖。”
它的原料很简单:主料是玉米面300克、麦片50克、圆白菜100克、鸡蛋2个和少许的盐。
把圆白菜切碎末,鸡蛋打好,放入玉米面和麦片,加水混合,放一点盐调味。然后就可以上锅摊了:和我们平时摊糊塌子有一点像,转匀……翻个儿……等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用刀切开一角看看……怎么样?饼里面非常蓬松,吃起来一点也不粗糙……
接下来咱们要让粗粮再学一招儿“蒸”功夫!所用到的主料还是玉米面,但是搭配的“兵器”换成了红薯!专家说了,这红薯的作用可不一般!
技师级营养师
吴利刚:“在红薯里面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换为维生素A,维生素A是参与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尤其人体的第一道免疫系统,因为缺乏维生素A严重影响人体上皮细胞的再生,人体的皮肤,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是缺乏维生素A,春天到了,容易感冒的人,有慢性咽炎的人,就不太容易恢复。”
接下来这道粗粮主食叫做粗粮薯球,它的材料更少,而且做法比刚才的摊饼更简单!原料有:玉米面200克、红薯200克、鸡蛋一个、炒熟的芝麻一小碟。
首先把红薯洗干净,上锅蒸熟,捻成薯泥待用……然后加入玉米面,再打入一个鸡蛋,搅匀……用手捏成一个个小球……上锅蒸10分钟……
10分钟到了,起锅……用筷子夹着,在炒芝麻里面打一个滚……摆盘就可以了……
技师级营养师
吴利刚:“这个主食咱们用到了玉米面和红薯,充分的达到了一个粗粮细做的效果,并且吃起来完全有细粮的感觉,也不会刺激我们的肠胃,虽然说同时有甜味的感觉,但是也不会升高糖尿病人的血糖。”
两道主食都教完了,还要提醒您一下,在家里做粗粮,您可以按照刚才我们教您的原则来加工,但是现在市面儿上还有不少现成加工好的粗粮食品,如果您血糖偏高,也要注意选择才行,就拿这个麦片来说吧,如果您发现配料表里有植脂末、糊精之类的原料,最好不要选择,因为它们会迅速提升血糖,抵消掉粗粮食品的好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