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脏腑也运动——另类爬山法

(2010-05-31 20:11:40)
标签:

脏腑锻炼

健康

《科学实验室》 2010年5月28日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如今健身又有新说法:
——脏腑也要勤运动
“我们的经络打开了
对于我们脏腑是一种锻炼”
可哪种方式能让脏腑也运动?
——爬山
但好处颇多的爬山运动却饱受争议……
“五十岁以上的人不适合爬山”
“他适合爬山 还能间接地防治骨质疏松”
如何能让爬山有利无害?


正文

 

    这个季节很多人都喜欢出去走走,运动运动。可最近记者从专家那儿听来了一个新名词儿——“脏腑锻炼”。大家都知道平时要勤练胳膊勤练腿,但这个脏腑应该怎么锻炼呢?今天,我们就特地请到了中医养生专家王满成和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白二宇,给咱们说道说道。

    中医养生专家 王满成:“人的脏腑是要得到温养的,那我们强化一下,通过我们的运动,血流就会充盈,血流到脏腑之后,对于我们脏腑是一种锻炼,这样的话,脏腑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这样就使我们健康起来了。”

    也就是说,脏腑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而要想锻炼脏腑,就要使气血运行通畅,这样血液就能滋养脏腑,加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这样人整体的抵抗力就会增强,自然疾病也少了,并且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那怎样才能使气血通畅呢?很简单,靠的就是您平时的运动。您只要动起来,血流就会加速,脏腑也就跟着锻炼起来了。不过,这会儿您该说了,那脏腑锻炼不是跟平时的锻炼一样吗?唉,您要是这样想就错了。因为想要脏腑锻炼好,可有一番讲究:
  首先,脏腑锻炼讲究因时而动:不同季节,运动方式也不同,您要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原则而锻炼,这是顺应天时的锻炼方法,也就是要按季节选择运动方法。那么现在正值夏天,我们该怎样运动才能顺应天时锻炼脏腑呢?

    中医养生专家 王满成:“夏季的运动方式,主张宣泄,就是要多出汗,汗出来,积在腠理的暑湿就排出来了,秋季就不容易得病。”

    就是说,在夏季选择出汗多的运动,不仅能让脏腑动起来,而且还能排除暑湿等病气,一举两得。那多出汗的运动有很多,哪种适合大多数人呢?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白二宇:“很多中老年人都出现骨质疏松,他就是因为骨密度降低了,爬山有间接地防治骨质疏松作用。”

    看来爬山既能锻炼脏腑,又能缓解和防治骨质疏松,可谓是中老年人锻炼的首选。但是,中医养生专家却恰恰认为,爬山这项运动不太适合中老年人。

    中医养生专家 王满成:“50岁以上的人不适合爬山,爬山对膝关节磨损很严重。”

    看到这儿,您肯定糊涂了,要说爬山的禁忌,差不多人人皆知。比如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还有骨关节病的人,都不适合爬山,而且爬山对膝关节有磨损,也不推荐中老年人爬山。可刚才运动专家又说,爬山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那爬山这项运动到底适不适合中老年人呢?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白二宇:“大家都经常爬山,但那个方法未必正确,如果方法不正确,不但达不到健身的效果,而且带来后遗症,比如关节的磨损,腰肌韧带的酸痛,甚至腰椎的冲击造成的骨裂,或者椎间盘的突出,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原来白老师认为,骨骼关节的损伤只和爬山的方法有关,和年龄的关系并不大。只要改变方法,即使是中老年人也可以爬山。可问题是我们爬山的方法到底错在哪儿呢?白老师说了,用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按照我们的习惯,下山的速度一般都比较快。这个时候,我们下台阶,脚踏在体重秤上,那一瞬间称出的重量高达90公斤;而白老师的体重是60公斤。由此不难看出,当我们轻松自在的快速下山时,我们的骨骼却正在默默地承受着高于我们体重的伤害。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白二宇:“下山难,就是我们下肢承担体重,而且这个体重和速度成正比,你下得越快,冲击力量就越大,这个冲击力量不仅脚腕和膝盖受不了,甚至于脊柱都受损伤,就像敦了一下似的,所以你练完以后,不但脚疼腿疼还腰疼。”

    那我们该采用什么方法下山呢?很简单,只要记住——下山不能“松”。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白二宇:“我们下山锻炼的不是前面落地的那条腿,而是后面这条支撑腿,这个腿有劲,才能缓冲下山的冲击。”

    也就是说,您在下山的时候,后面这条腿要绷着点儿劲。那这个方法是不是有效果呢?一试便知,当我们缓慢的下台阶,脚踏在体重秤上,那一瞬间重量只有40公斤,竟然低于60公斤体重。这就说明,采用这一方法,就可以避免对关节和骨骼的冲击了。
  不过,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松,而是控制不了自己,下山的时候腿就没劲儿了。这也好办,在您上山的时候,做到“上二退一”就行了。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白二宇:“上二退一,什么意思呢,就是向上一百级台阶,退回五十级,这样来讲,你爬可能速度慢了,但是好处呢,刚开始你上山时承担的负荷降低了,不是一个劲儿的一种疲劳,用一段下山来缓解。”

    按照白老师的上山方法,“上二退一”,就是上十阶退五阶,这样不仅锻炼了蹬伸的力量,而且也锻炼了下山时腿部支撑的力量。等你再下山时,就不会因为腿上没劲儿,敦到关节和骨骼了。

    这方法是不错,可是我们这么爬山,爬到山顶那不等于爬了两座山吗!那不是就太累了。白老师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主张:山不一定要登顶,达到自己的运动负荷最重要。那什么情况下就达到了自己的运动负荷呢?白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测定方法。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白二宇:“就是你锻炼的时候,稍微气喘还能说十个连续音节的句子,这个强度就合适了,比如说今天中午咱们吃面条,而不是这样今天……今天……咱们咱们吃面条,这样就过了,但是他一点儿不气喘,那是不可能的,说明运动量不够。”

    专家说了,当锻炼强度恰到好处时,心跳大概在100次/秒。这个时候呢,说话就稍微有点喘,但喘的不厉害。

    掌握好运动量,对于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非常重要。而且,中医养生专家也说了,这个时候,血流加速,也恰恰是我们脏腑得到锻炼的最佳状态。

    中医养生专家 王满成:“我们的经络中血流加速,我们就会出现脸红、出汗,甩手时手指感觉血液充盈,这些都是我们锻炼过程中,我们的经络打开了,我们的脏腑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不仅如此,中医养生专家还教给我们一个小窍门,能让我们的脏腑经络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养生专家 王满成:“把舌头的舌尖抵住上门齿的牙龈,这样就能使任督两脉打通,任督两脉相通的地方就在这里,督脉统领人的所有阳经,任脉统领人所有的阴经,那么阴阳两经得到很好的交汇,那么这个时候起到的锻炼效果是最好的。”

    您学会了吗?您只要掌握“上山不要急,下山不要松,舌尖抵住上牙龈,练到微微有点“喘”这个原则,您不光锻炼了您的胳膊腿,而且还能锻炼脏腑,打通经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您这汗一出,暑湿燥热全都排出体外,就给秋季打好底子了。如此随手而得的祛病强身好方法,您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专家还提醒我们。爬山也好,其他运动也好,在夏天出出汗,是挺舒服的。但有一类人,切记不可运动得大汗淋漓。就是糖尿病人,他运动是必要的,但运动到微热,汗要出还没出的时候,就要停下来。因为,在夏季,糖尿病人总出汗,对身体是一种损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