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67
  • 关注人气:3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物根茎更能净化空气

(2009-08-22 13:58:06)
标签:

根茎土壤

竹炭

煤质炭

活性炭

杂谈

《科学实验室》2009年8月21日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都说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
到底是叶子、根茎还是土壤更有效?
《科学实验室》
今天为您找出最自然
最健康的方法
帮您——净化家中空气


正文

 
    我们都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会散发出异味,比如一些装修材料、新衣服、杂志报纸等;而发胶、摩丝等也会让空气变得不清新!所以在家里养上几盆绿色植物,不但好看,还能净化空气。不过专家也说了,植物怎么买也有讲究,要是买不对,那可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比如说,平时大家都喜欢买叶子多的植物,觉得绿叶越多,吸收空气污染的效果也越好。那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验:植物的绿叶能吸收有害气体吗?

    先把释放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木板放在环境测试仓内,制造一个密闭的污染环境,经过检测,有害气体初始含量为0.58毫克/平方米。
  我们把吊兰的根茎和土壤封住,只露出绿叶,放进测试仓内。24小时后,再检测,仓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变成了0.55毫克/平方米。
  然后我们把绿叶全部剪掉,只剩下吊兰的根茎和土壤,再放进环境测试仓内。这盆只剩下一小段茎的吊兰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吗?令我们吃惊的是,同样24小时后,仓内的有害气体含量竟然下降到了0.37毫克/平方米。
  对比一下,光用绿叶的时候是0.55毫克/平方米,没有绿叶露出根茎和土壤的时候是0.37毫克/平方米。这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北京中科中环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谢华庆说:“这个实验说明,主要是植物的根茎和土壤在起到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绿叶起到的作用比较小。大家都认为是绿色植物的叶子在吸收有害气体,其实这是不对的。”

   
    看来,绿色植物的根茎和土壤才是净化室内空气的主力,所以说您一定要买带土的植物,这样才能有效的净化空气。而一些水培植物虽然样子好看,但是净化的功能却是大打折扣!那既然绿色植物真的能吸收有害气体,我们是不是可以多放一些在家里面呢?


    专家建议,植物放多了也不好,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会使室内的湿度过大,晚间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一个10平米的房间,最多放上两棵1.5米高的植物就够了。要是小盆的植物,最多也别超过七八盆。但是专家同时也提醒我们,植物并不是万能的,它们只能吸收部分有害气体,比如甲醛、苯等。那有没有其他东西,能吸收更多的有害气体,让室内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呢?专家告诉我们,有一种东西,既天然又环保,净味效果也不错,那就是——活性炭!和植物相比,它的吸附范围更广泛,因为它是天然的植物纤维,经过气化使它有更多的气孔,再经过三百度的高温活化使它具有活性。


    不过,现在市面上的炭类产品五花八门,什么椰壳炭、竹炭、煤质炭等等,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活性炭呢?专家告诉我们,有几个办法可以让您轻松的挑出它们。


    北京中科中环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谢华庆 :“首先是看它的外观,活性炭的颗粒比较小,表面是不规则形状的,看起来很有光泽。这个煤质炭是人工把它压成这种形状的,都是规律的形状,所以这个就不是活性炭。”


    除了看,您还得摸,真正的活性炭摸了之后手是不黑的,而摸了竹炭和煤质炭之后手是黑的。因为真正的活性炭经过去粉尘的处理,最大的特点就是摸了之后手是不会黑的。
  这看和摸的方法简单又实用,不过它们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必须打开包装,如果商家不让打开包装,我们又该怎么判断呢?
    看包装!活性炭的包装是很严密的,真空密封。因为活性炭在使用前一旦跟空气接触就会失效,所以如果是密封不好的塑料袋或者无纺布包装的炭,您最好不要买!这种炭一般就不是活性炭了。


    您还有一点要注意,很多人习惯把用过的碳包放到太阳下晒,觉得晒过之后活性炭吸附的有害物质释放了,就可以重新使用了。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活性炭必须经过三百度的高温才能把吸附的有害气体反解析释放出来,而一般太阳晒肯定达不到三百度,所以活性炭不能重复使用。
    所以只要感觉放炭包的地方空气不再清新了,比如说有味的地方又开始散发气味,就说明需要更换新的活性炭了。不过在这还要提醒您一点,活性炭包比较小,通常适合放在抽屉里、柜子里,也就是说如果你新买了一件家具,感觉这里有污染,可以用活性炭局部的清除有害气体。


    也就是说,活性炭只能小范围净化空气。如果您想让全家的空气都变清新,最好把绿色植物、活性炭包和开窗通风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很快拥有并且保持一个清新自然的室内环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