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芝,怎样挑选和食用

(2009-07-20 21:14:34)
标签:

保健

 

 

《科学实验室》 200973 节目

 

现在市面上的灵芝种类繁多,到底哪种最好呢?今天,我们就带您一起去——揭秘灵芝。

我们首先找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先去向他咨询一下,这灵芝到底能不能治疗肝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兰进 研究员

临床实验表明

灵芝在提高免疫力、抗癌细胞、肿瘤方面有着比较显著的疗效

另外从我国古代的药典就开始有记载

认为灵芝在治疗肝病上效果也是比较突出的

 

看来,灵芝果然对肝病有好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灵芝的种类非常多,目前发现的灵芝的属就有100多种,这么多种类的灵芝,到底吃哪种最好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兰进 研究员

赤芝跟紫芝是唯一被收录到药典里的两种灵芝

但我们种植最多、应用最广泛的应该还要数赤芝了

 

专家告诉我们,虽说灵芝种类多,但是真正有用的只有一种——赤芝,它的芝盖是红色的,分辨起来很容易。不过现在市场上不仅是赤芝,所有的灵芝都分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栽培的,那这两种灵芝到底哪种更好一些呢?

 

大伙儿平时在购买药材时,很多人都觉得像灵芝这样的药材还是挑选野生的比较好,认为它的营养价值一定要比人工栽培的灵芝丰富,吃起来药效也会更好。那么事实真的像大伙儿想的这样吗?记者决定分别将野生赤芝与人工赤芝送到专家那里进行一下营养物质含量的检测。

 

北京理工大学 王超 博士

灵芝多糖是灵芝里面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我们利用化学试剂对野生灵芝与人工灵芝进行显色反应后发现

野生灵芝里的灵芝多糖含量要明显低于人工栽培灵芝里的灵芝多糖含量

 

专家告诉我们,试剂的颜色越深,说明里面的多糖含量就越高,灵芝的营养也就越高。您看,实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人工栽培的这种赤芝的试剂比野生的试剂颜色要深得多,这就说明人工灵芝里的营养成分更多。看来结果竟然跟大家普遍认为的正相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兰进 研究员

野生灵芝由于是在野外生长 无法做到定时采摘

那么要是错过了它的最佳采摘季节

里面的营养成分就会有所损失

这时它的药理作用就会不如那些

定时采摘的、人工栽培的人工灵芝那么好

 

原来,要想最大程度地获取灵芝里的营养成分,是需要定时采摘灵芝的。而野生灵芝由于无人看管,所以很容易错过它的最佳采摘季节,再采摘的时候里面的营养物质其实已经流失掉了。看来咱们以后要是想买点儿灵芝,挑选人工的就可以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挑选到品质好的人工灵芝呢?

 

记者

要想挑到好的人工栽培的灵芝

方法其实很简单

购买的时候您得挑像我手上拿的这种

芝柄比较长 颜色比较深

芝盖厚 而且大

边缘部分也比较厚的

有了这些特征

您就算是挑到质量好的人工灵芝了!

 

除了在药店能见到有卖灵芝的,咱们在花卉市场上也能买到灵芝,那就是盆景灵芝!但是这两种灵芝是一回事儿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兰进 研究员

盆景灵芝呢

其实也是属于人工栽培的灵芝

 

原来这盆景灵芝也是属于人工栽培的!不过它跟刚才咱们说的那些人工灵芝可不是一回事儿。因为盆景灵芝为了看上去更美观,通常会经过美化处理,因此它主要起到的还是观赏作用,不是拿来让咱们入药治病的。所以这盆景灵芝咱还是跟家里摆着用来美化居室环境吧!现在买什么样的灵芝您肯定清楚了,那怎么吃效果最好呢?

 

记者

灵芝的吃法大概分为两种

第一种吃法很简单

就是泡水喝

将灵芝切成片 倒入热水

晾凉之后喝就可以了

喝完之后灵芝可以留着

再冲泡34次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您觉得这招儿每次泡完水还得把灵芝片捞出来,反复用三、四次太麻烦,那下面要教您的第二招就比较方便了,是什么呢?

 

记者

第二种吃法同样是先将灵芝切片

然后加水煎煮

沸腾后文火再煮2030分钟

这种吃法灵芝大概可以煎煮两次

 

除了吃灵芝的方法,吃多少量也有讲究。咱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兰进 研究员

依照药典上的标准

如果你是想治病

那么每天吃灵芝510

早饭前、晚饭后 分两次吃;

如果你只是想保健

那每天吃5就够了

 

由于灵芝味苦,所以泡水或煮汤时您可以加入些蜂蜜,就能缓解苦味了。而且,灵芝还可以用来泡茶、泡酒、炖肉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