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饮食男女
(2009-07-03 04:50:15)
标签:
饮食男女法国人单间旅行情欲 |
分类: 色 |
旅行是最考验友情、情欲的。正如钱钟书在《围城》中的妙语:所谓结婚、度蜜月,其实次序应当颠倒过来。先度蜜月、再结婚。只有经过长途旅行还不互相讨厌的人,才能成为朋友,何况夫妻?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许多平常生活中多年相处平安无事的好朋友,经过一次旅行,因为吃什么、因为先参观哪儿后去哪儿、因为去购物还是去多看一个景点等小事发生分歧、“冷战”甚至口角,最终成为生活中的陌路人、再无过去吃喝不分、口无遮拦的随便和友情。还有,一些从未想过、尝试过“出轨”的男女,或者一些虽有过想法、但“有贼心没贼胆”的,经过一次旅行,偷尝了禁果。脱离了熟悉环境的旅行,可以让人性中“恶”的一面有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的可能,就和“酒壮怂人胆”的道理差不多。
反过来的例子当然也有,本来生活中的点头之交,经过一次旅行,成为挚友,但这样的例子好像少些。
法国人爱旅行,所以这方面的故事也多。
旅行社的报价一般都是按双人间价格报的,前提是游客要接受和别人“拼房”。如果碰巧有两个本不相互认识的异性游客,都不愿意负担“单间差”的费用,怎么办?只有让他们不得不共享一个房间。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我可不是当事人,只是旁观者。当事人是两个法国年轻人。旅行结束后,大家也曾聚会过,看起来他们之间好像也没发生什么故事。不过,那女的是个单身母亲,男的是个单身小伙子,当初他们决定这样一起旅行的时候,未必没有什么别的打算和企盼。
也有另外一种考验。大概是93年冬天,我和一帮法国年轻人因为某种缘故凑在一起,从巴黎去奥地利的滑雪胜地因斯布卢克搞培训。经过一夜的卧铺客车颠簸,第二天一大早,在晨曦中到了白雪皑皑的目的地。在当地最高级的饭店大堂,头上悬着几百公斤重的水晶吊灯,带队的珂丽娜给了我们第一个惊喜:分房的原则是一男一女一间房,随机分配,不管你们认不认识。实际上,那个30多人的团里,大多数人互不相识,我作为唯一的外国人,更是只认识极为有限的几个组织者而已。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既有某种希冀,也有某些担心。——最后的结果是,作为全团的VIP(贵宾),我受到了可以一人享受单间的待遇。......希冀、担心都没了,只剩了失望和对作VIP的后悔。
有一个刁钻、刻薄的法国女人,曾经在旅行社当海外领队。她曾大言不惭、骄傲地告诉我,她的丈夫是她当领队时,在海外旅行时认识的。那是他的丈夫和自己的前妻的蜜月旅行,不曾想也成了告别旅行。旅行还没结束,新婚的丈夫就和风骚的领队搞在了一起,留下新娘子独守空房。这个抢别人新郎的女人后来也遭了报应——因艳遇而愁肠百结,因偷情而心怀愧疚,那男人最终还是离开她了。她充分实践了“暧昧也是生产力”的理论,在当领队旅行时双目频频放电、“欲擒故纵”,动辄对男性客人施行恰到好处的“性骚扰”,目的就是让已经被她的“暧昧”卸下了武装和警惕的客人多掏腰包买她能拿回扣的东西或者是多付她小费。
“企业协会”组织的同事共同出游的旅行,一般来说是比较受法国人欢迎的。因为是团体报价,通常价格优惠,多数企业还能补贴一点,有的甚至允许带一名家属或朋友,所以一般人都喜欢参加。可有位老兄马塞尔就从不和同事一起旅行。他的理论是,同事就是同事,因为挣这份钱而不得不在一个单位工作,从没奢望成为朋友。平常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极限,度假、旅行时干吗还要在一起,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参观、一起坐飞机火车汽车?特别是,有时旅行中难免大家要照个合影啊等等,这最让他反感。为了维持一团和气,或者说为了维持领导的所谓“凝聚力”,大家表面强装笑脸,彼此心怀鬼胎。其实,马塞尔本人就是个大型企业的中层领导,但他公开和属下声明:我不需要你们都成为我的朋友,你们在工作上支持我、互相支持而非互相拆台,我就知足了。不必和我套私人的近乎。
马塞尔“从不和同事一起旅行”的选择不是没有道理。他告诉我,他们“企业协会”组织的旅行中,竟然发生过同行者、而且还是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互偷对方东西的事情。“在办公室里可能没的可偷,所以把‘战场’挪到外边来了!”还发生过和同事的配偶偷情的故事。“如果没有一起旅行,这些事至少不会发生吧?!”
他不知道,中国人还有多少人不仅上班在一起是同事,下班以后还是邻居呢!就是在法国,类似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绝无仅有。如果对同事都这样横眉厉眼、互相草木皆兵当成敌人,那大家还活不活了?但他这种化繁为简的管理方法,还是挺见效:他自己跟我说,虽然他不主张同事一起旅行,但他在同事中还是有不少知心朋友的。
有一个法国人给我讲了这么个故事:他曾经有个最好的朋友,相处多年。有一次一起来中国旅行,在上海宾馆的咖啡厅里,那个朋友坚决不付一杯咖啡钱,理由是他喝到的根本不能称作咖啡。同行的也有喝了咖啡的,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看着他和服务员吵来吵去。那服务员小姑娘委屈得都要哭了,说我们的咖啡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您觉得做得不好,可以教我们,我们以后改进,但这杯咖啡您得付钱,这是您让我给您端来的呀!而且您也喝了呀!那家伙就是不依不饶,最后是导游帮助把钱付了了事。多少钱?20元人民币。这法国人给我讲故事时还愤愤的:想不到那家伙那么尖酸刻薄不通人情,为了20块钱一杯不好喝的咖啡,闹得大家一天旅行都不愉快。“这以后,我再也不敢和他一起旅行了。他从来不知道凑合不知道容忍!让大家跟着他一块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