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子和子心
竹子和子心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04
  • 关注人气:20,0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企地王——救市的标志性肿瘤

(2009-07-07 21:11:15)
标签:

地王

央企

融资

杂谈

 76下午,继诞生630广渠路15号地 地王仅仅一周时间,北京再次诞生大兴新科“地王”,没有悬念的是,吃这块儿肥肉的还是央企。243轮竞价后,以30.25亿的成交价格获得45.8万平米的黄村19号商业金融和混合用地,拍得的楼面地价6605/平米,这也意味着大兴的这个楼盘销售价都要在1.2-1.5万元/平米的价格之间。

630,最终以40.6亿元的天价摘得北京广渠路15号地的中化方兴,更是在现场力挫众多民企,拍出每平米1.62万元的历史高价按此地规划总面积 28万平米计算,除去3万平米左右的公共建筑面积,楼面地价高达16240/平米,此前曾有过的历史高价为20081月中铁置业创下的中关村地块,为14700/平米。

 主营地产业的、非主营地产业的,纷纷涌入地产市场,举着不差钱的牌子开始跑马圈地。

保利、绿地、金融街、各地城建集团、中国电子,在这两个月集体亮相土地市场。有业内人士感慨:十几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化进程中,这种现象从未出现过。

广渠路10号地半路杀出来和富力地产抬价的中国电子,具有大型国企背景;奥运村乡地块经过46轮,最后成都中泽置业以19.6亿元的高价拿得。成都中泽置业为中国电子产业开发公司下属子公司,后者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全资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国资委直管的国有独资特大型企业。

近期公布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约有20%的新增信贷以及投资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而主要流向了资产市场进行投资。

一方面,银行不愿以给中小企业贷款,眼睛看的见得房子和巨无霸的央企都是他们最保险的放贷渠道;

一方面,产能过剩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提振内需也不是一天两天,对实体经济的摇摆态度让资金大举涌入资产型投资和资源类产品。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组精妙的组合——央企、房子!

我在半个月前的博客中也探讨过现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银行放贷的盲目问题。在“保增长”的掩护伞下,贷款中又开始出现九十年代集中用地方政府未来几年的财政收入作担保的情况。并且,央企利用票据进行融资的方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银行在放贷的鼓励政策下对此也非常积极地配合。于是大企业左手开票,右手找银行贴现。这样的结果就是贷款空转,钱从始至终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今天,在央企地王频现的六月,我们终于眼睁睁地看着空转的贷款找到了落脚点——跑马圈地。

对实体经济来说,资金空转无疑和国家救市的初衷有所背离;而对于房地产业来说,这部分资金的进入,不仅抬高了地价、拉高了房价,也催生了争相囤地之风。

一面眼看着资产性溢价愈演愈烈,一面看着实体经济举步维艰,难道这就是救市之旅上我们的必经之路吗?当我将这个尖锐的问题抛给我见到的所有经济学家时,得到的答案却是:有时候经济政策的困境就在于此。

无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