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的点滴记忆

标签:
日本旅游富士山神户牛肉樱花 |
分类: 行 |
3.11海啸和地震引发了一片关于日本的话题,从二战侵华的国仇家恨,到大和民族的素质特点,从核能开发的是非与否,再到泄露辐射的人心惶惶。。。林林总总,实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不敢信口开河,不宜随便八卦。其实,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非功过,历史自有评说。想聊聊的是记忆中,关于日本的亲身感受,点滴记忆。
世纪之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联航回北京,在东京转机),我们全家去日本玩了几天。去之前,就领教了日本人办事的死板教条。两个美国公民不需签证,女儿那时是绿卡,签证的时候少带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证明,繁忙之中还得再跑一趟,又被反复盘问,确定不会滞留,气得老公大叫,我们没毛病,不想把孩子扔您那儿。
http://s15/bmiddle/60cc6464g9e786d271af5&690
一直没搞清楚,那是个什么东西
前往日本的飞机上,深感虽一衣带水,然民族之差异。相比国航的人欢马叫,喧哗嘈杂;机上人人自律,一片肃静。因为事先没什么准备,心里有点打鼓,不会说日文,游玩是否受限制。后来才发觉,担心是多余的。大街小巷,满眼都是汉字,感觉就像回了半个中国。不会说,起码会看啊,地名全按中文发音,自说自话,叫得溜儿着哪。就是后来参加英文一日游,一张嘴,才卡了壳--没法跟其它人交流。
临行前,抱佛脚,联系上了失散十多年的旅日大学同学,之后,就大摇大摆地举家入住了,榻榻米席地而睡,也挺新鲜的。同学本来就是热心周到之人,在东瀛又熏陶了这么多年,哈腰点头之间几乎乱真,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日式的款待。间或和自己一比较,难怪人说,近朱者赤,我大概就属近墨者黑吧,本来就以自由散漫著称,又在美利坚呆了这些年,就更加信马由缰、为所欲为了。
http://s8/bmiddle/60cc6464g9e78394ab127&690
应该是明治神宫吧
到了东京,好奇,想去靖国神社一探究竟。朋友说,去可以,但进门时,一定要喊一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有照片为证,全家三人振臂高呼,举着拳头。另外,还记得,去看了皇宫,很惊讶,与中国皇家的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相比,日本的皇宫相当简陋寒酸,房子净是草棚子。著名的浅草寺前面一条街,满满地都是卖旅游小商品的。参观完明治神宫,两人开始热烈讨论,若戊戌变法当年也像明治维新一样成功了,中国后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在以卖电器著称的秋叶原,第一次看到巨多的超薄平面直角大电视,当时就给震住了。
当然,少不了去富士山瞻仰一下。一日游的日本导游,英文说得连点语气变化都没有,不过,倒有点冷幽默。他说,日本人觉得,一辈子都没去过富士山的人是傻瓜,一辈子去过一次以上富士山的人也是傻瓜(他去过的次数数不过来了)。此话出有因,事实上,富士山像照片上那么清晰壮观的时候,一年到头没几天,大部分的日子都是云雾弥漫,难见真面目。我们去的那天也不例外,白跑了一大圈,啥都没看见。在半山腰有卖黑乎乎的火山岩浆弄出来的鸡蛋,不知道吃了是补哪疙瘩。倒是随手买了个饭勺,如今洗得烫字全都没了,还用着呐。
路过专营和服的店,挺有特色
想当年,还没像现在这么云游四方,坐地就吃。因为不懂日文,平时只敢进门口摆着塑料食物模型的店,拉面、咖哩饭、旋转寿司什么的。吃荞麦面还闹了笑话。除了旅行团带着吃的一顿串烧,最难忘的就是朋友熟门熟路,请吃的神户牛肉。那是第一次吃到这种大片的雪花牛肉,生吃,或烤了用生菜卷着,一吃难忘,惊为天物。一口咬下去,就像从小到大最爱的北京烤鸭,油滋滋地满口生香。
短短的几天,留下了不少遗憾,因为同学老公正好要去韩国出差,所以没去成箱根。没他带路,也没吃尝到传奇的河豚。。。其实,我一直都想再回日本,去京都奈良看看古老的风情,住住日式的传统客栈,尝尝怀石大餐,泡泡温泉。。。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题图樱花盛季的照片,铺天盖地,落英缤纷,仙境一般地让人想往。似乎日本人,也好像樱花,一个两个单看,平淡无奇,谈不上美丽,可全都开起来的气势,着实令人动容。
去学日式折纸
永远不会忘记的是,那年玩完日本,九月初从中国回到纽约,女儿开学没几天,就发生了9.11。一晃十年了,那回是人祸,这回是天灾。其实,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类的发展历来是患难多舛,不过,我不是悲观主义者,还是要说,相信明天,祝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