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医学在治疗技法上,有一种与中医按摩相类似的“拿捏法”。据佛经记载,佛陀释迦曾亲自用“拿捏法”来治疗头痛,并亲自研究实践,确定了许多“拿捏方法”,甚至在临终前还给一个叫乌达伊的僧侣行“拿捏”术治病。
http://www.wiki8.com/uploadfiles/ZoomImg/2009-7/200972305537734.jpg.jpg
《摩诃止观辅行》记载,运用“拿捏法”拿捏手指,就可治疗五脏疾病。捏大拇指治肝脏疾病,捏食指治肺脏疾病,捏中指治心脏疾病,捏无名指治脾脏疾病,捏小指治肾脏疾病。该书还强调,修定坐禅后,要摩擦双手,使双手搓热,再摩擦脸部、四肢和全身,这样可增强坐禅和拿捏的治疗效果。
“拿捏”和按摩都是一种外治方法。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来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内反映着自然界各种变化的情况,它是一个阴阳相互维系的整体,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保持着与自然界的协调,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阴阳的某一方面或盛或衰,就会使阴阳失去相对的动态平衡而发生病变。“拿捏”和按摩能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从而达到祛病的目的。
同时,人体气血运行与内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气血在经脉中运行与脏腑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且气血的所有运行过程都要受脏腑的控制。因此,拿捏和按摩可以通过推动和激发气血运行,疏通郁闭,补养气血,协调脏腑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对人体健康起到治病保健的双重作用。所以,佛教认为“拿捏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病保健方法,并广为运用。
“拿捏法”随佛教传入中国,与祖国按摩术相融合,因而被广泛地流传,尤其是在中国民间还有许多独特的按摩法,这可能与之相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