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养生禅一八段锦
养生禅一八段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2,882
  • 关注人气:73,6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一,药师法门,佛门饮食疾病观

(2010-07-06 13:56:19)
标签:

养生

保健

疾病观

僧人

香积厨

斋堂

房价

世博会

地震

世界杯

范冰冰

戛纳电

分类:

佛教医学理论认为,人类饮食与疾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很多疾病就是由于饮食太复杂和太多而引起的,而适度的饮食则可治病疗疾。

    中医认为,饮食不洁,没有节制而过多进食,或饥饿劳累都可引起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饮食可在人体内分解为多种营养成分,肌体就利用这些食物的营养促进生长,进行修补,并维持各系统功能,所以只有进食得当才能保持健康,若饮食不当就会造成肌体障碍而使人生病。

      因此,佛经《大智度论》说:“食为行道,不为益身。”不是没有道理,它把饮食看做是修道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而对食物粗细并不讲究,只要能维持生命和修道即可。
    佛教还把古代中医的食物治病方法吸收在自己的佛教文化中,利用饮食进行治病。《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载:“酸味对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咸味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辛味对肺脏有益,却损肝脏;苦味对心脏有益,却损肺脏;甘味对脾脏有益,却会损肾脏。”并认为调节“五味”就可以治病。这“五味”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唐朝百丈大智禅师还提出“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从现代医学观点来说,人体生病时,减少饮食既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同时少吃也可使胃肠充分休息,减轻肌体消化功能的过度负荷,使免疫功能充分发挥作用。《摩诃止观辅行》也说:“吃得少,心智才能清明。”
    佛教饮食观对人类饮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如吃素、饮茶、戒酒等。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佛教界曾一度流行“禅宗长寿饮食”,其目的也是通过饮食措施来达到人体内心平衡。它甚至认为饮食再加上对佛教的笃信就可包医百病。当然,这种理论因为信奉者越来越走向极端而被逐渐冷落,但它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佛教饮食观的深远影响。

附:斋堂:斋堂即是五观堂,寺僧吃饭的地方。五观,僧人吃饭时应该想见的五种思维境界,即计功多少,自忖德行,防心离过,正事良药,为成道业堂外挂着木鱼(梆),“梆响过堂”,敲木鱼成为僧人进堂用斋的讯号。梆,还有表示寺院规模的作用。鱼头向外,说明这里是丛林大寺,可以接待云游僧人挂单;鱼头向内,说明这里是子孙小庙,无力接待云游僧人挂单;头尾横向,说明这里是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可以部分接待云游僧人挂单。
    斋堂内,用斋的桌凳安放整齐,僧人用斋前要念“供养咒”,盛菜添饭有行堂僧人经管,用斋时不得说话,规矩很严。斋堂后的面为香积厨(香积厨原是寺庙内僧家私厨之名,取香积佛及香饭之义
,即僧人的厨房,内有监斋菩萨龛。

少林寺斋堂原名香积厨,位于大雄宝殿之东,坐东向西,正对大雄宝殿之东山墙。

据唐贞元戊寅(798年)顾少连撰《嵩岳少林寺新造厨库记》载,香积厨建于唐贞元间。后代多次改修。1928年毁于兵火。1995年在原址重建。

斋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下用三踩单昂斗拱,平身科斗拱明间攒,次间、梢间各一攒。现为本寺僧人的斋堂。

与斋堂相对称的建筑为库房,居大雄宝殿之西,坐西向东,正对大雄宝殿之西山墙。唐时即为存粮之地。唐以后经历代改造,至1928年毁于兵火。1998年在旧址上重建。

现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硬山式建筑。前檐使用三踩单昂斗拱,平身科斗拱明间二攒,次间、梢间各一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