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一,药师法门,佛教对中医药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标签:
宗教佛教医论法门中医药中国健康方丈港中旅僧人少林寺释永信柏树 |
分类: 禅 |
佛教传人中华并能得到很快发展,这与古代东方文明重在省察自身,征服自然欲望,以求人世和谐,实现静、穆、祥之气有关;也与佛教中安慰痛苦心灵,促进道德自律,寄托人生终极的意识有共同人生哲学社会基础有关。佛教修道的根本是“了生死”,具体为“了悟”和“了结”两重含义,因而形成了戒律的核心是止恶行善,存善念、行善事、报善果成为社会行为的准则,诸多戒律莫不以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为根本,从而确定了以自主身心为目的的自律节欲、戒欲的修定方法,实现社会相对安定和人体身心保健的目的,因而为古代社会上层所容纳,被平民百姓所乐受。
在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对中国医药的影响,反映在古代医家医著上,主要表现在佛教思想和保存在医方明中的古代印度医药的影响。综观历史,这种影响在隋唐时期尤为明显,已波及医论、医术、方药、咒禁、卫生保健、医德等方面。而其他时期,这种影响相对比较小。大量的史实给我们这样一个印象:中医发展史上的佛教影响,时间久远而内容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