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一,药师法门,佛典药犍度中提到的药石及所治诸病

标签:
药石佛典法门患眼罗广州杂谈柏树保健暴雨出家人地震饿鬼房价风 |
分类: 禅 |
佛视一切食物皆为药。因此,在佛教典籍中,往往食药不分。
表现在佛教的戒律中,有关出家人饮食和药物的规定,是放在一起的,被称为“药犍度”。
犍度,意译作聚、蕴,即经由分类整理,将同类之法聚集一处,相当于品或节。
佛教戒律中,有关僧尼受戒、安居等行持之法,汉译《四分律》统摄为二十种,称为二十犍度。其中 “药犍度”,为二十犍度之第七。
药犍度,又作医药法,除详细阐说上述四药之法外,还列有治疗风邪、眼病、呕吐、热病、中毒、头痛、颠狂等诸病的药石。
药犍度中提到的药石及所治诸病
风邪 |
1.食藕根 2.服五种脂,罴脂、鱼脂、驴脂、猪脂、失守摩罗(鳄鱼)脂 3.服渍麦汁 |
眼病 |
1.用眼药,陀婆阇那耆罗阇那 2.患眼白翳,细软发,烧末著眼中 3.患眼痛用琉璃篦(手术器具) |
呕吐 |
细软发,烧已末之水和漉受饮之 |
热病 |
用栴檀涂身 |
毒病 |
1.服腐烂药 2.服田中泥,以器盛水和之漉然后受饮 |
头痛 |
顶上著油 |
颠狂病 |
食生肉饮血 |
《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中有一段关于药犍度中诸药的注释,不可多得:
拘跋陀罗饭者,此是穄米饭也。
修步者,此是青豆羹。
吉罗者,此是竹笋也。
那[少/兔]者,此是外国药无解。
呿阇尼者,一切果,是名呿阇尼。
呵罗勒者,如大枣大,其味酢苦,服便利。
鞞醯勒者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嗽。
阿摩勒者,此是余甘子也,广州土地有,其形如[卄/(麩-夫+壬)]子大。
质多罗药,是外国药名。
加婆药者,是外国药名。
婆利婆婆者,是芥子。
[贝*贰]渠者,外国药,能治毒,汉地无有。
陀婆阇者,是烟药。
耆罗阇那耆者,此是赤石也。
眼药者,陀婆阇陀婆。
阇那者,陆地生。
耆罗阇那者,水中生也。
龙者,长身无足。师子象马龙狗肉不得食,皮毛不得用。得一切肉应问。若得不问,得突吉罗罪。
失守摩罗者,鳄鱼也。
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蜜也。
乌婆陀颇尼,颇尼者,薄甘蔗糖。
阎浮子者,其形如沈[卄/瓜]大,紫色酢甜。
舍楼伽者,此是忧钵罗拘物头花根舂取汁澄使清,是名舍楼伽浆。
波漏师者,此似庵罗果。
一切木果,得作非时浆,唯除七种谷不得。
一切诸叶得非时服,唯除芋不得。
一切诸花得作非时服,唯除摩头花汁。
一切果中唯除罗多树果、椰子果、波罗奈子、甜瓠子、冬[卄/瓜]、甜[卄/瓜]。此六种果不得非时服。
一切豆不得非时服。
药犍度中,有治疗毒病所用的腐烂药,又称陈弃药、残药、弃药、残弃药,
一指由排泄物(大小便)制成的药物,即以小便治劳,以大便解热,称为黄龙汤或黄汤、龙汤。
二指别人舍弃不用的药物。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载:“腐烂药者,世所同弃而实可收,即大小便也。有本说云陈弃药者,谓世间煮残查滓可弃者,取重煮之,得疗便止。”“腐药制中有二释,初释中,小便治劳,大便解热,名黄龙汤。有下即次释,则通众药,人所不用,故云陈弃,即腐烂异名。”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亦载有以猪粪、猫粪、犊粪、牛尿等排泄物来治病的方法。
在龙门石窟药方洞中,就刻有人牛狗猪之粪尿药14种,其中用之治疗痈肿疔毒,疟疾黄胆等方法,几乎全部被后进本草书籍所收入。如石窟第一方燕粪疗疟,后被《本草拾遗》所采用:“疗疟疾,燕屎方寸匕,发日平旦和酒一升,令病人两手捧住吸气,慎勿入口,害人。”石窟用人粪灰法疗反胃,牛屎疗瘘疮,牛羊马鸡猪人狗等粪分烧灰治疗瘟疫,用人尿、驴粪汁治恶病入肺咯血,乌牛尿疗遍身洪肿等被收入《本草纲目》;马粪疗发背及乳痈的方法,被《千金》、《外台》所采入,《千金》:“疗肿,伤风作肿,以马屎炒,熨疮上五十遍极效。”《外台》:“热毒攻肢,手足肿痛欲脱,以水煮马屎汁渍之。”母猪粪疗瘟疫,亦见于《干金》、《名医别录》及《本草纲目》。母猪粪疗黄胆,蛐蟮粪治疮疡,至清代末叶仍在使用。
药方洞
《四部医典》中也记载有各种粪便类药:鹫粪,功效是增热,医治痞块、肿胀;猪粪,功效是医治消化不良,消炎、治瘟病、胆囊痞块等;人中黄,功效是医治胆囊痞块、解毒、消炎等;马粪,功效是医治虫病、赤巴病、龙病、止呕吐;野兔粪,功效是峻泻肾性水肿;狗粪和狼粪以及雪鸡粪等,功效是消痞肿;鸟粪及老鼠粪,功效是排脓;鸽子粪,功效是使肿胀化脓。尿类药中,人尿,功效是医治虫病,消炎,防止瘟疫病;母黄牛尿,功效是医治黄水症、久热症。
现代有所谓饮尿疗法,似乎与这种传统有一定的渊源。
古印度的传统观念是,无物非药。《大方等大集经》卷九载:“耆婆医王常作是言,天下所有无非是药。”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中评价说:“天竺大医耆婆云: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斯乃大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