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摩西来,天中三林,记少林之外的中原大丛林

(2009-09-22 22:01:51)
标签:

禅法

僧众

少林寺

西来

达摩

文化

分类:

http://img.hc360.com/sport/info/images/200811/200811111504592222.jpg

    

 

       据历代碑记记载,自印度达摩来中国后,建有三林(洞林寺、少林寺、竹林寺),被称为天中三林,是佛教在中原著名的三大寺院。  

    一、河南登封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是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少林寺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庵、二祖庵及达摩洞等。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达摩洞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皇庆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亦很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

    二、云台山竹林寺,文宣帝曾下诏让稠禅建寺,他奉诏建寺24所,云台山百家岩的“百家岩寺”就是其中之一。百家岩寺,即“百岩寺”,又名“崇明寺”,俗名“竹林寺”。位于百家岩天门瀑布东原竹林中,负山而建,十分壮观。该寺经历代修复、扩建,至清代形成庞大规模,一度台殿雄伟,金碧璀璨,抗战时寺庙毁于日军战火。焦作北山圆融寺,坐落在修武县当阳峪村西南与解放区闫河村相接壤的吕涧山半山处。圆融寺是西晋僧人佛图澄所创建,距今已有1650多年的历史。圆融寺屡经战火蹂躏,到北齐时已是破败不堪,被北齐文宣帝高洋御封的稠禅国师奉诏重建,历经十余载建成,青砖金瓦,殿宇重重,僧众达千人,古时被称之为“大河之北佛教丛林之首。”

    稠禅(480年——560年),即僧稠,俗姓孙,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后居钜鹿瘿陶(今河北宁晋县),又说是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人,生于北魏太和四年(480年)。稠禅自小博学多才,28岁时投钜鹿景明寺僧实法师出家,后又从佛陀禅师的弟子道房禅师学习止观禅法,从此开始了刻苦不懈的修禅生涯。稠禅还到少林寺求见祖师佛陀三藏,汇报自己修炼的情况。佛陀给予高度评价,并授予更深的禅理。这样,稠禅又在嵩岳少林寺住了一段时间,在佛陀禅师的亲自指点下,使自己的禅法更上一层楼。稠禅离开少林寺后,移住怀州(今河南沁阳县)马头山。稠禅来怀州弘道的时间大约在北魏孝明帝熙平年间,即公元516年前后。马头山是现在沁阳境内太行山的支脉,稠禅在马头山设坛习禅,弘扬佛法。他的足迹踏遍了沁阳的山山水水,在沁阳神农山支脉沐涧山、临川山、云阳山等地以及临近沁阳的济源、焦作、修武一带,绵延200余里的地方构建佛寺20余所,至今残存的石碑上仍记载着他修建庙宇,习禅弘道的动人仙迹。

    三、洞林寺位于河南荥阳东南20余公里的贾峪镇境内,东南临寺河,西北依丘陵,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宝刹。洞林寺在古荥阳,是佛家有名的道场,汉、唐、宋、元相继重建。五代后周皇家寺院,后汉李太后曾在此修禅,后周公主柴花(山西盂县圣母)曾在此习武。宋代西周太后(小符皇后)曾在此修禅。明代朱元璋的母亲曾在此避难。明代朱元璋曾在此出家。元、明盛极一时。明代藩王周靖王死而葬于此后,洞林寺就成了周王府的家佛堂。寺中建筑宏伟,古塔高耸,碑碣林立。但历经浩劫,寺内建筑多已损毁,现仅存古塔1座,玉佛1尊,铁鼎1个,石碑5通。在洞林旅游区的塔山,原名大周山,后因曹皇后建塔于此而名塔山。《河南通志》称:“大周山,中有三泉九峪。……其山嵯峨嶙峋,霁则皎然如玉。”该山不仅巍峨险峻,而且修竹翠林,青石叠梯,泉清水秀,风景优雅,并流传着许多关于宋仁宗曹皇后的有趣故事,观山寻迹实为一处旅游的好去处。主要景点有牧猪泉、星月石、润笔泉、写字崖、钺佛寨、千尺塔、呼雷石等。大周山宋塔俗名千尺塔、曹皇后塔,位于贾峪乡西南大周山顶。此塔为圣寿寺建筑之一。一说为曹皇后所建,一说为纪念定光和尚而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重修大周山圣寿寺碑记》云:“试观大周胜概,东枕子房,西连昼尾,嵩岳耸其南,恒山经其北,壁立万仞,秀起文峰,虎踞龙盘,地势攸钟。此定光之所以至也。是虽去矣,灵气犹存;身虽逝矣,骸骨尚在,此塔记之所以立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