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水价涨十倍,会是什么样子?

标签:
水价与民生杂谈 |
分类: 随笔 |
水价与民生
据报道,有个什么水务公司的董事长称:“水价应该涨十倍!”。且不论其理论是否正确,单就社会现实来说,如果水价真的马上涨十倍,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几乎可以断言,马上会出现的情况是:“政令不通,物价狂涨,经济崩溃,钞票变废纸,天下大乱。”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众所周知,水是人的生命之源,人不能一刻离开水。所以,水价是物价的重中之重,处理水价必须慎之又慎。就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说,任何国家的物价水平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的,这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摆脱的经济规律。从各国的经济史来看,无论是美元英镑还是人民币,其购买力都是逐步收缩的,水涨船高,物价总的趋势是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上升的,这是任何经济体制都不可避免的经济规律。不涨不落是死水一潭,有涨有落才是活水。经济发展与物价水平是互相推动的。所以,水价的逐步上涨也是不可避免的。物价上涨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但是,善于驾驭经济规律的政府总是能让人民群众的收入超过物价上涨的幅度,这样经济就能平稳增长。如何调控水价上涨的幅度与频率,就考验着执政者的执政才能。
水价对整个物价的影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水价一下子涨十倍,一切与水有直接关系的产品也要涨十倍,粮食生产最需要的是水,城乡食品工业离不开水,几乎所有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产品也应声而涨十倍,岂不是立即天下大乱!我想,作为水务董事长不可能不知这个道理,他也知道任何一个执政者都不会采纳他的提议。而且,这个意见一经提出,必然招来骂声一片。但是,他又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个遭万人臭骂的提议呢?说到底,他或者是想强调节约用水的重大意义吧。以前有句话叫做“什么阶级说什么话。”我们现在当然不能再随便给人家扣这个大帽子了,但是如果说“干那一行说哪行话”,这句话倒也合适。有个古时笑话故事,说是在一个下雪天,有四个人在亭子避雪,他们分别是书生、官员、富商和农民。书生看到雪景,触景生情地说:“大雪纷纷落地,”官员就立刻插上说:“这是皇家瑞气。”这时,富商只想到下雪天棉衣好卖,就接下说:“下他三年无妨!”这时,农民听了就窝火,这雪连下三年,庄稼种不了,你们还有饭吃?于是,就骂了一声:“放他妈的狗屁!”这四句连起来就成了一首诗:“大雪纷纷落地,这是皇家瑞气。下它三年无妨,放他妈的狗屁!”书生见雪吟诗,倒也顺理成章,官员见雪景而想起“瑞雪兆丰年”,想起来年农业丰收,国泰民安,认为是皇家的福气,也是无可厚非;唯独那个奸商,只考虑他的棉衣好销,希望大雪连下三年,他就财源滚滚。金钱蒙住了他的眼睛,他根本没有想到,大雪连下三年会是什么后果,大家都饿死了,他的银子就算堆成了山,又有什么用?这就怪不得那个农民要骂娘了!“水价应该涨十倍”这句话与“下他三年无妨”这句诗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啊!难怪它要招来骂声。
干那一行说哪行话,这是人之常情。水务董事长强调水的成本高,强调节约用水,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如果不考虑全局,只强调自己部门的利益,不考虑水价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考虑自己作为全国性水务组织董事长说话的分量就乱放炮,挨骂也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