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狂犬疫苗知识问答疾控健康 |
1.
被犬咬伤后应如何处理伤口?
如果被犬咬伤、抓伤或舔舐原有伤口,对于伤口较小的伤者,建议先自行用肥皂和清水对伤口进行反复彻底清洗,这样可将侵入的病毒大部分冲洗掉,然后尽快到卫生局指定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受正规的暴露后处置。对于严重咬伤或伤口比较大的伤者,不建议自行清洗伤口,应立即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处理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疫苗。由于犬咬伤伤口处置要求的特殊性,不建议伤者到非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处置伤口。正规的医院在没有接受过培训和卫生局审核时,也不具有处置犬咬伤伤口的资质和能力。
对于伤人犬,不要随意处死,尽量将其捕获,观察10~15天,是否有行为的改变。再请教兽医或其他有关部门专家,决定如何处理动物。
2.
被动物咬后皮肤未伤,只有牙印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被动物如狗、猫、狼等咬或抓后,只要皮肤确实未被咬破,狂犬病毒是很难通过完好无损的皮肤侵入机体,但在皮肤上留有牙印痕迹,就不能麻痹大意。
有时虽然看不到有皮肤损伤,实际上牙印就意味着肉眼难以觉察的皮肤损伤。在这种情况下,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顺着牙印侵入人体。因此,应立即对被咬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有牙印的部位,并涂擦碘酒,然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3.
被疯动物咬伤后不注射狂犬疫苗会发生狂犬病吗?
被疯动物咬伤后,未注射狂犬疫苗,也不一定都会发生狂犬病。是否发生狂犬病,与咬人动物的种类,所含病毒株的毒力强弱,进入人体内的病毒量,受伤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咬伤部位,伤势轻重,咬伤后伤口局部处理情况等因素在直接关系。
4.
狂犬病疫苗需要打几针?
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两种情况,一是被犬咬伤、抓伤后的接种,这种叫暴露后免疫,意思就是可能暴露于狂犬病毒后的免疫接种。对于暴露后免疫我国目前有两种免疫程序,一是接种5针,即0天(接种当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接种1剂疫苗,还有一种是接种4针,即0天接种2剂,7天和21天各接种1剂疫苗。北京市目前推荐的是5针免疫程序,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最经典的接种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有被犬咬伤前的预防接种,叫暴露前免疫。暴露前免疫需要接种3针,即0天、7天、21天各接种1剂疫苗。
5.
什么情况下需要接种抗狂犬病血清?
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依次是:
(1)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2)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3)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也需接种被动制剂。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抗狂犬病血清,另一类为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前者为马血浆制备,后者为人血浆制备。两者均需通过体重计算使用量,通过注射在伤口局部中和狂犬病毒起作用。
6.
接种狂犬病疫苗有禁忌症吗?
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对暴露后(即被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触伤口后)接种狂犬病疫苗无任何禁忌症。但对暴露前免疫时,遇发热、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可酌情推迟接种;已知对疫苗所含成过敏者禁用。
7.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注意事项往往被扩大,有人会认为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不能喝酒,不能喝咖啡、浓茶,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葱、香菜等。目前所有国产狂犬病疫苗说明书中都写有“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但是进口狂犬病疫苗中无这些禁忌。其实狂犬病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对饮食、运动等没有特殊的要求,不需要因为接种狂犬病疫苗而改变日常起居饮食习惯,但是为了避免接种部位感染,建议接种疫苗24小时内不要洗澡。
8.
接种狂犬疫苗,如果时间错过了怎么办?
狂犬疫苗全程一共要接种5针,有人接种了3针、4针就嫌麻烦而中断接种,这样就不能保证免疫的保护效果,是很危险的。也常常有人忘记了规定时间,中途错过了原定的接种日期,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说的是,狂犬病疫苗是避免发生狂犬病,挽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说的再清楚一点,这是攸关性命的疫苗,如果认为自己有患狂犬病的风险,那接种疫苗就应该严格按照时间。狂犬疫苗的免疫程序是结合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实验确定的,能保证疫苗接种过后在短时间尽快产生高滴度的抗体,因此接种时间也不能随意更改。如果真的遇到特殊原因,必须要更改接种时间,以后的针次也应相应顺延。
9.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接种疫苗后少数人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会发生一些接种反应,一般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局部反应表现为在接种疫苗后12~24小时,注射部位出现红晕,并有肿胀和疼痛。全身反应表现为接种疫苗后有发热、乏力、周身不适,偶有皮疹。无论是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一般都无需特殊处理,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反应症状会自行消失。对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清洁毛巾热敷,以减少疼痛。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可采取对症治疗,如有高热、头痛,适当给予解热镇痛药。若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较严重的反应,则应到医疗单位诊治。
10.
狂犬病疫苗接种期间是否可以接种其他疫苗?
目前研究尚未发现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其它疫苗联用(包括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会产生相互影响,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接种人应优先用狂犬病疫苗。同样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抗生素等很多药物也是可以同时使用的。但狂犬病疫苗不应和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同时使用,这样会影响抗体产生。
11.
以前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现在又受伤了是否需要接种?
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按暴露前(后)程序完成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疫苗)者,不再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12.
咬伤后超过24小时怎么办?
很多人传言,狂犬疫苗必须在咬伤24小时之内注射,否则无效。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接种狂犬病疫苗没有时间限制。咬伤后,越早处理伤口接种疫苗越好,这到不是说越早接种疫苗效果越好,疫苗的效果和咬伤时间没有关系,没有被犬咬伤的人,接种疫苗一样可以产生抗体。越早接种产生抗体的时间越早,能尽早的中和体内的病毒,保护机体不发病。目前人们对狂犬病毒在体内潜伏、发病机制不是完全清楚,因此只要在没出现狂犬病症状之前,都可以接种疫苗。对暴露已数日数月而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只要能得到疫苗,也应与刚遭暴露者一样尽快给予补注射,争取抢在发病之前让疫苗起作用。
13.
在哪里可以咨询狂犬病知识?
北京市卫生局指定了一百余家门诊,开展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工作,门口挂有“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的标牌。如果有问题可以咨询门诊的医务人员。为了方便民众, 2005年12月9日卫生部启用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民众也可以拨打12320咨询有关狂犬病的问题。通过拨打12320电话,也可以咨询到北京市所有“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的地址和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