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人疫苗接种知多少

(2014-03-17 10:08:51)
标签:

成人

疫苗接种

疾病预防与控制

健康

       之前的博文中,曾多次提到儿童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但对成人疫苗接种知识涉及较少。对于网友和社会公众拨打电话咨询的成人疫苗接种的相关问题,这里作集中解答。

 

1.  成年人还需要接种疫苗吗?

自从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许多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然而,一些传染病目前有明显年龄高移现象。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再加上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来自农村、边远山区等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疫苗接种率较低,并且这部分人群又没有隐性感染,因此他们多数缺乏免疫力,一旦接触病原体,极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

有鉴于此,凡未经过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乙脑、流脑、乙型肝炎等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或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均可能罹患这些传染病。目前,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在少数成年人中仍保持一定的发病率。因此,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每个成年人也应得到适当保护,予以相应的免疫接种。

2.  成人可以接种的常见疫苗有哪些?

    (1)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我国白喉发病率年龄高移,成人对白喉免疫水平下降,锡克氏反应阳性率较高。目前,我国已有统一配方的低单位成人用白、破二联类疫苗,可供成人加强免疫。

    (2)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据报道,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年龄高移,少年和成人发病率占相当大的比例。我国一些省市已把麻疹疫苗纳入大、中专入学新生和新兵入伍的接种常规。育龄妇女在孕前应作风疹疫苗注射,有预防风疹病毒感染、防止胎儿畸形的作用。

    (3)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我国是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域,人群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成人特别是那些经常接触血液和分泌物的人员更需接种乙肝疫苗。接触甲肝病人较多的行业人员(学生、军营人员、医务人员、餐饮人员以及集体生活人员)可酌情接种。

    (4)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乙脑的高发年龄虽然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但成人的发病率仍占相当的比例。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流脑暴发流行仍有发生。因此,在这类地域及大型建筑工地周围的人群、开放城市人群等均应接种流脑疫苗。

    (5)狂犬疫苗。被狗、猫、猪等家畜咬伤和从事兽医、驯兽、动物饲养工作的人员应注射狂犬病疫苗。

    (6)其他疫苗接种。从事环卫和污物处理的工人,应作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接种,酌情还可作伤寒疫苗、霍乱疫苗、脊灰疫苗等接种;从事医学微生物实验的人员,直接接触如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等检验工作,亦应作相应的疫苗接种。

3.  成人接种疫苗要到哪个机构?

    北京市预防接种门诊除了为适龄儿童提供免疫预防服务以外,大部分地方还会设有成人接种门诊,请需要接种疫苗的成人在指定的成人接种日,就近到居住地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也可以去任何一家设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

    此外,为保证被犬或猫等动物致伤的伤者得到规范化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抗狂犬病血清注射“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北京市卫生局指定医院设立“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悬挂统一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标志,并实行24小时接诊。如有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伤者可到特定地点接种,门诊地址和相关各类疑问可以拨打公共卫生热线12320进行电话咨询。

4.  成人接种疫苗需要收费吗?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特定疫苗(如大一进京新生接种麻疹、白破疫苗,外来务工人群接种麻疹、流脑疫苗,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等)和特定疫苗的应急接种。除此以外的疫苗均需要公民自费接种。

5.  为什么老年人更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都发生在冬季,北京市流感流行特点是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肝病、肾病或肿瘤等疾病,流感容易诱发和加重他们的慢性病症状,并易导致肺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一般,接种流感疫苗后能迅速在人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通常2周之内就有保护效果。保护性抗体在人体内能够持续1年,在接种后的1年之内都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在流感高峰到来之前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避免因患流感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二是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老年人因流感而住院甚至死亡的危险。

6.  老年人在哪里接种流感疫苗?

    自2007年以来,我市已经连续6年免费为符合条件的市民接种流感疫苗。每年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从10月开始,到11月结束。截至2012年,北京市各区县开设了448家流感疫苗接种门诊,凡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持有效居民身份证可以到就近的医疗接种点统一接种。

7.  为什么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改变,且不同变异株所诱导的抗体对不同毒株无交叉保护作用或交叉保护作用弱。世界卫生组织(WHO)紧密追踪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每年定期公布用于疫苗制造的毒株。流感疫苗含有3种毒株,每年流感病毒流行株发生变异了,对应的流感疫苗的毒株配方也随之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8.  老人接种流感疫苗时要不要接种肺炎疫苗?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炎、流感等)的高发季节,老年人是流感、肺炎的高发人群。罹患流感后易继发细菌性肺炎,成为损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流感和肺炎球菌感染有着密切的关联。肺炎球菌是寄生于口腔或鼻咽部的一种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平常表现正常的菌群就会大量繁殖,从而使人患病。要想消除流感和肺炎球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只有通过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才能实现。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高危人群要接种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23价肺炎疫苗能提供至少五年的保护期。

9.  什么样的成年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对象包括所有未接种或者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史不详的18岁以上成人,及所有自愿接种乙肝疫苗的18岁以上成人。尤其是存在以下风险的人群:

    (1)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的人群:包括男男性接触者、多性伴者、性伴为乙肝抗原阳性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

    (2)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如医学院校学生、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及福利院、残障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

    (3)存在经皮肤和黏膜暴露血液风险的人群:包括静脉吸毒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易发生外伤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

    (4)其他人群:如其他慢性肝病患者、HBV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HIV阳性者、高校大学生及其他自愿接受乙肝疫苗接种者。

10.  家里有人得了乙肝,其他人怎么接种乙肝疫苗?

    慢性HBV感染者可通过家庭内成员间的密切接触,增加HBV感染的风险。感染风险最高的是慢性感染者的性伴,家庭内HBsAg携带者可通过性接触而传染配偶。此外,日常生活中还可通过共用牙刷、洗澡刷、剃须刀传染给他人。因此,在HBV高发区,慢性HBV感染者多呈家庭内聚集状态。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的提议,成年人特别是家里有乙肝病人的成年人,建议在自愿的前提下,接种乙肝疫苗。具体建议是:对于成人从未接种者/未全程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建议接种20微克乙肝疫苗,并遵循“ 0-1-6个月”的接种程序。对于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者,可按照“0-1-2-6个月”程序,接种60微克的乙肝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人群,建议增加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即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接种160国际单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1.  哪些成年人需要接种甲肝疫苗?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 以肝实质细胞炎性损伤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甲肝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我国西南地区较常见水和食物传播引起不同程度的暴发流行,东部和沿海地区出现过食用不洁贝类水生动物而造成的暴发流行。人群对甲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

所有想获得对于甲肝的免疫力的人, 以及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病者、同性恋者、血凝因子紊乱的患者、前往甲肝流行区的人等都可以接种甲肝疫苗;感染病人密切接触者、饮食从业人员、实验工作者、托儿所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等也可酌情接种甲肝疫苗。此外,如发生甲肝暴发,为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保护易感人群,确定接种范围和对象后,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坚持“知情同意、自愿接种”的原则开展甲肝疫苗等应急接种。

接种甲肝灭活疫苗共需要2剂次,两剂间隔6个月。

12.  育龄期妇女为什么要接种风疹疫苗?

风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传染病,成人患风疹时症状较轻,有时可无自觉症状,但孕妇若感染了风疹病毒,不论症状轻重,都可能引起流产或胎儿畸形。因此,育龄妇女在孕前应作风疹疫苗注射,有预防风疹病毒感染、防止胎儿畸形的作用。接种3个月内避免妊娠,接种之前无需检查身体。

13.  孕妇可以接种疫苗吗?

孕妇接种疫苗是不是安全与接种的疫苗类型有关。疫苗分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活疫苗是病毒经过处理后发生了变异的活病毒。一般医生建议,准妈妈们不要在怀孕期间接种经过减毒处理的活疫苗,比如麻风腮三联疫苗。因为理论上被减弱的病毒仍然可能在您体内发生感染,并可能把这种感染传给您的宝宝。但是灭活疫苗是经过处理的死菌或死病毒,进入人体不会在体内生长繁殖,但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故对人体没有妨碍。在一般情况下,孕妇是不接种疫苗的。但在长达10个月的妊娠过程中,有时免不了会遇到需要接种疫苗的情况。如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伤,就需注射狂犬疫苗;密切接触乙肝病人,或被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便需注射乙肝疫苗。但为了避免偶合症的发生,建议怀孕后3个月内和分娩前1个月内尽量不要接种,具体事宜请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预防接种单位。

14.  参加外来务工人员接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近年来,流脑和麻疹病例在外来人员中高发,特别是春节之后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来京工作、生活和学习,其中不少人未接种过疫苗,是免疫空白人群。为此,北京市已连续多年在这类地域及大型建筑工地周围的人群、开放城市人群等接种流脑和麻疹疫苗。符合3年内未接种过流脑疫苗或5年内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无流脑或麻疹患病史且年龄在40岁及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均需要参与接种,届时可按照有关通知到接种单位或临时接种场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和(或)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并领取预防接种证明。

15.  外地进京新大学生应该接种哪些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为有效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暴发流行,北京市大专院校医院门诊均为学生提供特定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主要包括对外地进京新生统一组织接种麻类疫苗、白破疫苗,西部三个省份(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进行乙脑疫苗的组织接种,此外还会组织新生进行自愿自费的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和流感疫苗接种。校医院还供给学生其他传染病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等。

16.  成人也需要接种麻疹疫苗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打喷嚏、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黏膜出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等为主。

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均易被感染而发病。麻疹病人恢复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极少会发生二次感染。目前,北京市麻疹发病以成人多见,但小月龄婴儿因为母亲传给的抗体不高,也出现患病的情况。

    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疫苗。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应该进行疫苗的应急接种,预防麻疹。为有效防止麻疹在人群聚集地暴发流行,北京市每年还针对大一进京新生与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免费的麻疹疫苗接种。

17.  什么是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最常见症状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同时伴有严重的神经痛。带状疱疹在急性期带来的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目前建议所有年龄≥60岁的适宜人群都注射单剂带状疱疹疫苗,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也可以接种该疫苗,除非其所患疾病属接种禁忌证。我国目前还处于相关研究阶段,疫苗尚未进入国内市场。

18.  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则建议不接种或暂时推迟接种:

  (1)已知对特定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等过敏者不宜接种。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不宜接种疫苗,待身体完全康复或处在慢性病较长的稳定期时,可根据情况考虑接种

  (3)妊娠期、哺乳期及月经期应推迟接种某些疫苗。

  (4)对未控制的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不宜接种。

  (5)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不宜接种某些疫苗。

  (6)患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不宜接种某些疫苗。

   具体事宜请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预防接种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