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香,川菜独有的味型。爱上川菜,是从鱼香肉丝开始的。
鱼香味起源于四川民间烹鱼调味之法,闻鱼香而不见鱼,这似乎有点匪夷所思。鱼香味从字面上来理解是要有“鱼”出现的,但实际上恰恰并不是,它的口味存在是无形的,只有通过鼻闻口尝来感觉出来。那么,鱼香味是如何产生,是由那些调料构成的?鱼香味的调料构成是:盐、酱油、醋、白糖、料酒、味精、泡辣椒、葱姜蒜。其中,泡辣椒是鱼香味形成的主体,严格来讲,如果没有泡辣椒,鱼香味就丢失了灵魂。
为什么泡辣椒的作用这么大?四川的泡辣椒制作方法与众不同,泡辣椒在四川又被称为“鱼辣子”,川人正统的泡辣椒制作方法为:“把鲜活鲫鱼放清水静养一两天后,放入淘米水中,加入少许食醋,隔一两小时后再放回清水中,吐净腹水捞出,擦干水分连同鲜红辣椒、盐、红糖、白酒、花椒、老姜入老坛中浸泡数天,待泡椒腌泡咸后为宜”。把辣椒与鲫鱼同泡,辣椒吸收了鲫鱼的鲜美,用此泡辣椒来烹制菜肴,也就形成了鱼香这道美味。
鱼香味的菜肴尤其以鱼香肉丝为典型代表,在我认识的人中还没遇过不喜爱鱼香肉丝的人。《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让我认识了陈琳,但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02年,公司同事的电脑音箱里传来了一首歌,歌声空灵、庸懒与哀愁,顿时内心有种触电的感觉,喜欢上这首歌不需要任何的理由,我立马跑过去问同事,这是谁唱的,什么歌?《十二种颜色》,陈琳唱的,同事回答我。从此记住了陈琳,记住了《十二种颜色》。
02年听到的《十二种颜色》,事隔八年我还清楚的记得初次听到这首歌的情景,可见其影响。陈琳的歌不常听,但有几首是印在了记忆深处。
麻醉九秒就算休克,心跳九秒就算复活,我原来常将陈琳与陈明弄混淆,但《十二种颜色》时时未曾忘怀。陈琳是川人,鱼香味川味独有,或许正符合你的性格,独一无二,鱼香我想应该是你喜欢的味道,做份鱼香肉丝送给你,一份残缺的鱼香肉丝,因为我没有鱼辣子、没有指姜、没有小火葱,我只有普普通通的调味料。

做鱼香肉丝并不难,但鱼香味的正确调配是需要花点功夫的。鱼香味,要重用蒜,其次甜酸适口,色泽红亮,微辣、姜、蒜、葱香味浓郁。猪里脊肉切0.3cm的二粗丝,加盐、料酒码味,炒前上水淀粉浆抓均;木耳、青笋、胡萝卜切细丝;准备泡椒末、姜米、蒜末、葱花;盐、料酒、酱油、醋、白糖、味精、水淀粉、芝麻油加少许鲜汤调成咸鲜酸甜的芡汁。
热锅冷油,油温六成下上好淀粉浆的肉丝炒散、炒发白后拨至锅边,下泡辣椒末炒出香味,随后下姜蒜米(蒜米一受热你就可以闻到鱼香味)炒出香味,然后下木耳丝、青笋丝、胡萝卜丝与肉丝混合炒均,喷入芡汁,收汁亮油时撒入葱花,翻炒几下出锅即成。

鱼香肉丝成菜应该是色泽红亮,咸鲜酸甜微辣,鱼香味浓郁,缺乏鱼辣子的鱼香肉丝色泽发黄,鱼香味寡淡,我只能把它称为残缺。
你在博客中提到苍山洱海好美,2009年11月1日洱海早晨八点(摄影:Y5Y6),北京飘雪,洱海上太阳照常升起,这样的景色你再也看不到。
你已逝去,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天使的选择,洱海上初升的太阳会照着你,乐行者一路走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