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育语丝
(2012-06-22 20:55: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 |
教育语丝
吕建斌
高考前后,网上看到许多类似的图片:课桌上堆放的习题集、教辅资料几乎都堵住了学生戴着眼镜的脸。走进书店,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花花绿绿的教辅读物,什么《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抢分三十六计》……书名千奇百怪,内容千篇一律,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它们算得上严肃、经典的图书吗?如果算不上,不让学生读书的教育还算教育吗?
学生考完后撕书、焚书的很多,这是学生对当下应试教育的反抗和背离,无独有偶。据东北网19日报道,黑龙江省肇东市姜家中学分校为逃避纪纪检委检查,学校老师竟组织学生连夜烧毁大量购买的各种课外书籍和练习册,彻夜未烧完。如果说学生撕书、烧书是以极端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应试教育的不满的话,学校和教师的烧书则纯粹是在“坑爹”,他们真是既“焚书”又“坑儒”啊!
高考结束后,一段名为《高考天问》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看完后真让人慨叹!毒死青蛙、隐瞒死讯、母亲车祸女儿含泪高考……教育开始“拼命”。教育,在中国成了一场战争,高考便是这场战争的高潮,高考结束,便意味着教育的终止,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只把教育当做工具。多少年含辛茹苦,只为一场输赢。这场战争输不起,也赢不起!
某单位下乡入户调查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一个是因病致贫,一个是供孩子读书致贫。标语上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但事实上,还没到“未来”,命运就改变了。
晚上临睡前,三岁的儿子和墙壁在说话:“耶,要买一把机关枪,咱俩明天‘打仗’。嘘——小声点,别让妈妈听见,听见打屁股。走,咱俩偷偷买去!”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忽然想到,明年就该送他去幼儿园了,若干年后,这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