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事得道

(2009-08-29 00:54:26)
标签:

欧南

松尾芭蕉

俳句

杂谈

分类: 闲读闲说

无事得道

                                       松尾芭蕉诗意画

 

    松尾芭蕉在《伊势纪行》跋中论向井去来(芭蕉弟子,蕉门十哲之一)说:“一吟有所感,二诵铭感忘心,三读觉其无事。此人尽致此道也”。芭蕉尝论俳句最高境界为闲寂,作有“古池塘哟!青蛙跳入水声响”,为俳句至高境界。

 

    芭蕉的论述确实精妙之至,只三句却已经道出了俳人于静寂中感悟生命的过程。宋人周敦颐也有诗云:“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曾也不以为意,那是有闲阶层的感受于我等无关,只是“徒有羡鱼情”罢了,但我不否认无事的福气。

 

    所感是凡心触动而略有所悟,忘心只是一个求证的过程,如蜻蜓点水,瞬即还是归于虚寂,无事可谓老僧看山,还是一派风光。

 

    无事并非超然物外,而是对自然界生命的肯定,人不过沧海一粟,而惟一的灵性就是能感悟,既然会感悟也会懂得珍惜和敬畏。对像芭蕉这样远离世俗的行脚僧来说,无事乃是他的生命之本,他圆融于万山之中,除了累心的皮囊之外,何事之有。

 

    芭蕉是个极有艺术趣味的僧人,病弱、孤寂使得一草一木都和他的生活发生强烈的依托关系。这就使得他处处能从寻常之事中发觉人生的趣味和乐趣。

 

    古典的诗人大多是自然性的艺术家,有所感、也有所发现,闲散的生活给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和体悟能力,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根本就是达不到的,浮躁并不是现在有的,这是一种心境而无关哪朝哪代。当工业革命的号角吹响以后,像芭蕉这样的诗人也就自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现代人已经无法体验:“无事是好诗”的意味,恐怕说都说不通,20世纪最出名的诗歌是《荒原》,非但不是无事,且是多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