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历史旅游图片文化 |
分类: 北欧、俄罗斯、不列颠 |
派尔努是爱沙尼亚的夏都,就是夏日里首屈一指的度假胜地。通常说来,温润的海水、柔软的沙滩,都是处在这个纬度上的北欧国家所不具备的。但世事常有意外,而派尔努恰恰就是爱沙尼亚的这个意外惊喜。
爱沙尼亚北部面向芬兰湾,西临波罗的海,西南部海岸线的外面则是里加湾的北部,而那里又有一片突往陆地的水域而形成一个小小的派尔努湾,小城派尔努便是位于这片海湾边上、派尔努河出海口的两岸。爱沙尼亚的塔林与拉脱维亚的里加之间不过300来公里的距离,派尔努差不多就在往来于这两座城市的中间半道上,想要错过都比较难。
小城派尔努建立于十二世纪,人口5万左右,汉莎同盟期间被辟为海港城市,可算作是一座古城镇。可能是距离塔林或里加都比较近的缘故,再加上整个地区稀疏的人口,派尔努起起落落的终究也没什么很大的发展,但还算是过得去的一座小城。在十八世纪初北方战争期间,塔尔图大学能够迁到派尔努来便是一个证明,至今在城市西部靠近派尔努河畔还有塔尔图大学的派尔努分校,直到工业革命在欧洲掀起,给派尔努这座海滨小城带来了新的机遇。受益于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借助天赐的气候环境及文化的沉淀,派尔努的度假经济开始异军突起,大批贵族和有钱人的到来,又促进了当地食品加工和轻纺织业的发展,更别说服务业了。到了十九世纪末,派尔努一举成为了波罗的海地区著名的夏日海滨疗养胜地。
由于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波罗的海地区已过了盛夏度假季节,派尔努自然就没有了度假城市的那种热闹和骚动,许多酒店及各种温泉理疗保健服务等也都纷纷歇业,小城南部靠海的那一片度假休闲区更像是进入了休眠。此时,绿树成荫的派尔努小城倒是别有一番风味,走在街上的当地老人,放学回家的孩童,教堂前的婚礼,老城区里的网红匹萨店等等,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然、祥和,而并不急于陷入下一场新的奔忙。派尔努在等待阳光的再次灿烂。
派尔努小镇市政厅及旅游信息中心建筑
小城街景
老城区步行街的一个入口
街边小景
圣伊丽莎白教堂附近的当地网红匹萨店
派尔努绿树成荫的街道
放学回家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