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旅游图片历史文化 |
分类: 北欧、俄罗斯、不列颠 |
由于人口关系,欧洲城市的规模大多都不大,老城区尤为紧凑,因此在里加老城区里闲逛相当的轻松惬意。傍晚和早晨,阳光斜射到沿街的旧屋上,穿过建筑的间隙投向用石块铺就的路面,身穿束腰长大衣的年轻女子款款走过扰动着光影,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美丽画卷。
来拉脱维亚看美女或许是人们前来观光的一个理由。据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2019年统计结果,该国女性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54%,也就是说男女比例相差8%,因而被世界称作为女人最多的国家,这在国家人口比例中已经属于严重失调。这当然不是因为拉脱维亚人重女轻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许多,比如男人酗酒、出走西欧打工等等,而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战争带来的后果。这一现象对那些走在大街上的观光客们来说是较难察觉到的,但稍加留意后还是能够发现,目测在岗女性的比例的确很高。
观光客们大都会喜欢一些当地独特的东西与场景。在里加老城区的一处拐角上,有一家不仅在当地,而且在欧洲游客中极为出名的餐馆Rozengrals。从外表上看,这只是一栋与周边相似的老建筑,在一扇像是通往地窖的大木门外散放着几只酿酒桶和一些老物件。餐厅白天紧锁大门,只有在傍晚时分才会有一扇小木门微微张开,里面传来迎接宾客的阵阵手鼓声。进入虚掩的木门后沿着楼梯向下才是餐厅,这应该是地面建筑兼做地基的地下室或酒窖,空间庞大布局复杂,昏暗的灯火衬托着欧洲中世纪风格的装饰,粗犷的餐桌椅凳、挂饰及衣服挂钩、餐碟酒杯,甚至包括中世纪传统酱料与菜品等,身着中世纪服装的服务生穿梭其间,尽显完美。独特的场景自然会有独特的价格,且不接受当天的预订,幸好我们不止逗留一个晚上才得以如愿。
如果说Rozengrals餐厅反映了里加人忠于历史弘扬传统的精神,倒不如说是将现代人的生活融入传统的一种守旧式创新。城市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多少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100多年前的里加正值城市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历史机遇,恰恰撞上了欧洲新艺术运动发展的高潮。从里加老城向北穿过一片漂亮的绿地公园后不远,有一条著名的阿拉伯特大街,那便是以堪称新艺术运动建筑典范而闻名的街区。
18世纪下半页,欧洲的产业革命促使了整个西方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与进步,在文化层面带动了启蒙运动的掀起。在建筑领域,已失去前进动力的巴洛克时代隐退到了舞台深处,取而代之的是又一场全新的复古主义时期的到来,这便是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工业化给这场新的复古运动带来了新的理念,使其看起来与前两次的古典主义复兴有了许多差别。处在欧洲边缘地带、波罗的海东岸的里加,反应自然会慢上一拍,19世纪末,正在进入城市建设快车道的里加,搭上了新古典主义的末班车,更为幸运的是,还撞上了新艺术运动的开始。
所谓新艺术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脱胎于古典主义的装饰运动,主要在民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家具物品等层面上展开,可以说是对新古典主义在大众层面上的补充,是大众文化的制高点。由此,里加阿尔伯特大街两旁的公寓,便是在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基本形式上,加上新艺术运动中倡导的装饰而显得别具一格。但新艺术运动又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是因为从局部到整体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统一风格,并且从这里再往前跨进一步,便看到了现代主义的曙光,这在欧洲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位于里加老城扩展区阿尔伯特大街上的那批公寓建筑,因其精彩的新艺术运动风格而成为经典之作,并作为里加整个历史风貌区重要组成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斜阳下的里加老市政厅黑头宫
里加老城街巷
傍晚时分的里加老城
里加老城区里的旧屋
猫宅拐角处的沙漏
店铺门前的装饰
街边的吸烟者
老城区广场上在玩耍的孩童
餐厅外散放着的酒桶物件
里加老城里的一栋新古典主义建筑
阿尔伯特大街附近带有装饰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