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安达卢西亚之科尔多瓦(下)

标签:
自驾车西班牙自助旅游攻略阿拉伯 |
分类: 西班牙、葡萄牙 |
夕阳下的主教堂
望着眼前这座巨大的清真寺,静静地躺在斜斜的夕阳下面,恍惚中像是要被点燃。眼前仿佛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穆斯林,身穿白色长袍,缓缓通过寺院墙上的门进入清真寺,里面不时传出低沉的齐声祈祷声。突然间,大门关闭,周围变的异常安静,除了风声... 慢慢的,墙面有了剥落,慢慢的,鲜艳的卷拱开始退色,慢慢的,金属沉淀出了灰暗...
时间慢慢过去了一千二百多年。清真寺也早已变回到了天主大教堂。但好在清真寺的躯壳尚在,可以让今天我们这些观光客比较容易地透过历史的尘埃,领略她当年的风采
...
西元790年,大清真寺由当年的拉赫曼一世亲自奠基,经过了四年努力后,在原有天主教堂的基础上完成了重建。然而,老拉赫曼却在清真寺完工前两年的788年去世了,留下了些许的遗憾,带走了对故乡的念念不舍
......
而这时,作为阿拉伯的西班牙也是随着大势而去,朝代更迭,然而人心却很难说都是向着新王朝而去的。当拉赫曼从大马士革一路躲避追杀,经北非、直布罗陀,沿着当年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的路线逃到西班牙并稳住神之后,很快就在旧王朝同情者的支持下拿下了科尔多瓦。但是,拉赫曼却再也回不到他的故乡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了。如今的伊斯兰教世界依然错综复杂,千年的怨恨也并非说了就了,各教派间还是分得相当的清楚。今天你在叙利亚或伊朗,当地人会告诉你,他们是与阿拉伯人完全不同的民族,是古波斯人的后代 ...
但旧王朝毕竟有它的问题,王朝复辟已无可能,况且阿拉伯世界与西方基督教之间总也冲突不断,能够在各方力量之间保持平衡已经相当不错了。这时候西班牙的阿拉伯部分成为独立于大马士革哈里发的管辖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还是伊斯兰教的世界,只是温和了许多 --- 在穆斯林和基督徒共同分享一座教堂近三十年之后,老拉赫曼花钱将基督徒们动迁了出去,以建造一座自己理想中的清真寺。也许,老拉赫曼想以一座不朽的建筑,来寄托他对故乡大马士革的留恋。他还在科尔多瓦郊区,按照他祖父在叙利亚的园林式样建造了他的别墅,并从叙利亚输入了西班牙第一株枣椰。而大马士革的那场杀戮由于过于血腥,城市逐渐衰弱,新哈里发在巴格达建立了新的都城,这是后话。
一大早,我们先来到主教堂边的一家咖啡店用早餐,店里照例是漂亮的马赛克装饰,卖着自制咖啡和点心,橙汁在西班牙永远是鲜榨的,只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的西班牙油条。咖啡店在教堂的拐角,两边看出去都是“清真寺”围墙。今天我们所见的整个建筑基座,大致为180米乘130米的样子,是拉赫曼三世时期最大一次规模扩建而形成的。如果说拉赫曼一世打下了江山,拉赫曼三世则将王朝发展到了盛极一时。我们从教堂东面的一扇小门轻轻地走到里面,四周原来作为清真寺的多扇大门已经被封掉了,可能是因为太大的缘故,除了大厅中间一个突起的穹顶部分外,周围光线暗暗的,但大厅的气度与魅力却依然给人强烈的震撼:整座正殿可谓玉柱林立、拱廊纵横。现存的850根石柱将正殿分为南北19行,每行各有29个拱门的翼廊,每个拱门又各有上下两层马蹄形的阿拉伯拱券。正厅中间是天主教堂的主座堂部分,文艺复兴式,边上还建有天主教的小礼拜堂。赞美上帝是基督徒们祈祷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唱诗班的座椅为巴洛克风格的雕饰,堪称高贵、精美的工艺品。讲道台则是用桃木、大理石、碧玉镶嵌制成。
然而,所有这一切,对原来的大清真寺来说却又显得如此苍白。想像一下改建前的清真寺,身着白色长袍的穆斯林,在由1293根由斑岩、碧玉和各色大理石柱,如同柱林支撑的宏伟正殿下,万人伏地齐拜,头顶上的铜质吊灯上点燃着千盏蜡烛,照亮着整个礼拜正殿。那是何等壮观的场景啊!这便是一个王朝鼎盛时期的景象,天才的拉赫曼三世做到了。这时的科尔多瓦居民已经超过五十万,有数不清的清真寺,三百余所公共澡堂。科尔多瓦的奢华风头直逼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作为第十位艾米尔继任者,拉赫曼三世已经不再需要谦卑地把自己称为艾米尔,而是直接自封为哈里发。于是乎,艾米尔的乡间别墅换作了哈里发的王宫。一万名工匠和一千五百头牲口,整整二十六年时间,建成了一座同时容纳二万五千余名奴婢、宫女、禁卫军的无比壮丽的皇家宫殿。这就是建在科尔多瓦西郊外7公里处,被称作“花城”的著名王宫。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只能望着遗迹,通过想像来凭吊这座宫殿的奢华了 --- 王宫只用了短短五十年时间,就在1012年柏柏人的暴动中一把火化作了废墟。
以后,科尔多瓦再次被天主教所光复,大清真寺也被改建并用做了天主教礼拜堂,之后又有不断的改建。如今我们看到的景象,大致是16世纪卡洛斯五世时期最大一次改建后留下的。石柱拆除了三分之一,尖塔状的宣礼楼被改建成了巴洛克式的塔楼。改建完工后连卡洛斯本人也说,“你们所建的,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建造,但毁去的再也无法找回”。好在清真寺时期的桔树园还基本保持着原貌,那座大水池是以前穆斯林净礼的地方 ...
建筑是文明和文化的载体。我们在这座曾经的大清真寺里,慢慢咀嚼着伊斯兰文明的昔日光辉,转累了,坐下歇会儿,再转于石柱与拱门之间,一圈又一圈。一遍遍欣赏着那些马掌式拱门,走廊天花板上平贴着的雕刻木制板。里面的王室祈祷堂装饰着华丽的壁龛,天花板和拱门周围有精致的花叶和阿拉伯传统生命树木雕图案,所镶嵌的宝石,透过千年的时光,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还在讲述着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
作为清真寺门楼上的装饰
科尔多瓦戏水儿童
城市广场上的艺术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