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刊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2597670102dyol.html
《未央文学》,文学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222-9272,由华夏艺苑出版社出版。以现代诗歌为主体,兼容散文诗、古体诗、散文、随笔、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国际性大型文学刊物。投稿信箱weiyangwenxue@163.com
,全年订费60元(含邮资),有意者请与主编长笛手联系。《未央文学》网络选刊是纸刊《未央文学》重要选稿源地。每期纸刊《未央文学》从每期网刊中选稿一至二篇、首。
《未央文学》主编:长笛手 责任编辑:春江待月 网刊编辑:春江待月、霜扣儿、杨平

未央诗歌
☆ 高脚杯 文/
阳光素
☆
我想把这个春天交还给冬 文/西北望
☆
为此爱和爱为此 文/韦庄
☆ 无关与有关
文/藐姑射山人
☆
春望 文/北方枣
☆
舍得 文/箬雪
☆
大风歌 文/梅菡
☆
清明 文/怀旧
☆
月亮,这个爱我的女人 文/宗海
未央评论
☆
精神的抵达,生死的贯通——读杨光长诗《漫游的灯》 文/宫白云
☆
简读马兆印诗歌《清明》 文/燕庄生铁
☆
看许冬林《台风过境》 文/宗利华
未央专栏
☆
读诗笔记(三)阿翔篇 文/夜鱼
☆
【在线读诗3】特别之“风”——读刁利欣的《辨认》 文/我是圆的
上午读博,在江南客的博客,读到他的新作《一个人和她的几首诗——初识诗人刁利欣》。看到刁利欣的艰难经历,于是她和她的诗进入了我的眼帘。
“都说风生水起。我/还是觉得风起于风。/新鲜的褶皱们,许多露在外面......(刁利欣《辨认》)”,这是我在江南客读到刁利欣的最初的诗句。这些诗句,给我的感觉第一是陌生,第二是特别。特别不仅在于她这个人,还在于“风”还能“风起于风”的诗句。
这是怎样的一种“风”?这“风”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用百度,很快找到她在新浪的博客。从中我得知她是一个靠诗一样假肢站立的人。名字刁利欣,是辽宁盘锦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的一名员工。她在一岁前,因手术致瘫。到18岁这年,她又做了双腿截肢和假肢手术,并借假肢工作、生活,完成了由常人到诗人的转变过程。由此,我断定这“风起于风”的二个“风”,肯定是“病”和“残”了。
刁利欣《辨认》给我的第三个感觉是接下来的二句,即“新鲜的褶皱们,许多露在外面(刁利欣《辨认》)”与之前二句的自然跨越及其所产生的情景交替、穿插的作诗技巧。也正是这个跨越及其所产生的情景交替、穿插的作诗技巧,迫使我读完这首诗的全部,特别是读完诗的最后这节:“一年的风声,说老就老了/就连这双眼睛里的辨认,也一起苍老”时,我才知道,刁利欣这首《辨认》,是以“花”写人写已,写与已一样如马、如蚁的人的饱受“风”残的一生,同时也是如马、如蚁、如花之人,在生活这面大凸镜里,难以辨认的样子。这“样子”,也是“风”所致。
写到这里,我感觉这“风”还有特别的讲究。它已经不是作者肉体上的“病”或“残”,而是社会上人人得以诛之的歪“风”,也是刁利欣诗生活的多意之“风”,特别之“风”。
7/24/2011 17:21:13 光复
附:刁利欣的《辨认》
都说风生水起。我
还是觉得风起于风。
新鲜的褶皱们,许多露在外面,
还有一些藏了起来
掀也掀不掉,抚也抚不平
风吹一匹马。马的路有时在前,
有时在后。就这样来来回回,
最后剩下一副骨架,
像一排缝合的刀口,
把看不见的开裂缝了起来
一只蚂蚁在风的生命里奔走,搬运
它和大地的生活。我蹲在
枯黄和死亡出没的地方,
眼看着一支烟抽几口,一生就抽没了
可对它,一支烟的时辰说长太长,说短太短
我蹲着蹲着觉得一阵痛。
骨刺,一根身体里冲出的压抑
要诉说它的疼。好吧,
用疼剌痛疼,用热泪清洗热泪,
用渴望寻找渴望。你在这里,我也在
你什么时候离开我,我就轻飘的找不见
一年的风声,说老就老了
就连这双眼睛里的辨认,也一起苍老
源文档: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1b310102dr7b.html
未央散文
☆
四月,捻那一枝绿(外二章) 作者:彼岸
☆
水墨春雨天 文/许冬林
☆
春草纷飞落 文/柳絮儿
未央小说
☆
Eleven 文/
头发温柔
☆
非正常关系(节选) 文/赵宇
☆
逃离 文/任彩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