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射几乎总是脱靶

(2012-09-07 16:14:54)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

    远射几乎总是脱靶

    彼得林奇有句投资名言:远射几乎总是脱靶

    我对此的理解是----对企业业绩的长远预测非常困难,尤其指预测企业长期的业绩增长不靠谱。换句话说,建立在高速成长预期基础上的高估值,还不如增长平缓业绩可靠的低估值来得实在。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可是我们对自己的远射能力都非常自信,尽管屡屡脱靶。

    比如我最近研究A公司与B公司,A公司的碳化硅LED衬底材料项目确实很吸引人,对传统的蓝宝石衬低材料是革命性取代,而且这个技术在美国CREE已取得很大成功,CREE的股价走势非常完美。B公司的非晶合金技术也是这个领域全球为数不多的产业化项目之一,该公司是我国家某重点研究院举全院之力在实施,为了推动该项目的进程,该研究院还合并了另一相关的知名研究院。

    稍有欠缺的是,A公司的碳化硅晶体销售额还很小,在整个公司的营业收入中占比不大。B公司非晶合金是主营业务之一,但利润好象并不高,致使该公司PE高达80---确实够贵的。

    鉴于对这两个项目前景的看好---我对自己的产业分析能力总是一相情愿地盲目自信----我把A公司与B公司都放入了股票候选池中,等待进一步研究和股价的调整。

    在我进一步研究后,惊奇地发现,2007年,也就是5年前,这两个项目的进度与现在相差无几,当时的分析师们也是我现在的心态,总感到这些项目似乎明天就可以成熟,给公司带来惊天动地的业绩。分析师不吝啬溢美之辞---比如“革命性”、“创举”等等---让这些华丽的辞藻成为股价高估的佐证。

    事实上,五年过去了,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几乎没有任何进展。从投资与财务的角度来说,还是原地踏步。这样的结果是,五年前的股价高估建立在美好愿望的基础上,成了空中楼阁。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各种概念层出不穷,看起来很美的公司实在太多。分析师摆出一幅道德说教的面孔----我们不要太死板,要看未来,看得长远。

    现在,我不准备对分析师的好意领情,我宁愿自己鼠目寸光。我只注重现实的东西,公司经营史可以证明的连续的业绩,平缓的增长,以及平缓增长而不恶化的因素。当然,估值要合理。

    我宁愿把靶子移得更近,这样不至于脱靶太远,风险也就在掌控之中,比虚无飘渺的绚烂未来更现实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