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消费、重复消费与成瘾消费
这几天,我经常喝(几乎是每天)的一种乳酸饮品突然断货,周边几家超市都没有,让我有些不习惯,那种独特醇厚的口味让我觉得难以替代。我突然感到,自己对该产品有一种心理依赖,可以归为成瘾消费行为。如果该产品的生产厂家是上市公司,可以备选为投资标的。
大消费行业向来是投资者亲睐的领域,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再理一理消费领域中应重点关注的几类,比如刚性消费、重复消费与成瘾消费。
刚性消费既无可取代、推延与取消的消费,比如教育、医疗(从广义上来说)、食品。房产的刚性消费性质是地产商强加的,最多算伪刚性,因为购房不是每个人非实施不可的消费行为,需量力而行。在这些刚性消费的范畴内,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被国家垄断,尚未商业化,不在投资讨论之列。食品,尤其是粮油,又可归结为大宗商品,受整个产业的衰盛及供求影响,对某一家公司的产品没有特定的依赖,不是最佳投资领域。刚性消费领域,最佳的选择是独家或有限的某几家垄断,具有定价权。如果将医疗归于广义消费的范畴,这个领域最能说明问题。所以独家生产、针对大病种的药物,其生产商是投资者的最爱。
重复消费的概念不难理解。重复消费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品牌忠诚度与产品的粘性,换句话说,产品能捆绑消费者的能力有多强。比如茅台(茅台太能说明问题了,以至谈投资时怎么也绕不过去),其品牌忠诚度与粘性在业内无出其右者,加上白酒的一系列独特性能与我国国情,成就了茅台无以复加的王者地位。啤酒产业就不一样,从市场调查及我个人的消费经验来看,没有哪家的产品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啤酒没有定价权,尽管其消费的重复性比茅台高得多。
成瘾消费则是心理依赖或者一定程度的生理依赖,消费者不能摆脱,有着牢不可破的粘性。比如烟草(可惜国内这个行业没完全市场化),比如某些酒类,比如网游(抛开道德因素),都是成瘾消费的实例。成瘾消费也可能是针对部分消费者,在长久的消费强化了粘性,以至达到成瘾的程度,比如女性对特定品派的化妆品。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独家供应或几家垄断的刚性消费品、成瘾消费与重复消费的交集,是产生大牛股的温床。让我们老调重弹地罗列一下:云南白药(独家供应的刚性消费)、茅台(成瘾消费重复消费)、恒瑞医药(具有技术壁垒的刚性消费)、东阿阿胶(独家供应、重复消费、一定程度的成瘾消费)。。。。。。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未来几年的十倍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