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洋歌
老洋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48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悠悠护城河(1)

(2010-11-07 10:25:00)
标签:

京秋纪行之六

旅游

分类: 北漂记

悠悠护城河

——京秋纪行之六(1)

北京护城河水发源于西北的玉泉山,玉泉山水流沿西山山麓南下,沿途截入了白浮泉等山水后流入昆明湖。储积在昆明湖的水从东南方向流出,然后分为两支。

一支向东,经紫竹林、动物园绕道积水潭桥处入北护城河。北护城河由西向东流至东直门北桥注入坝河南。北护城河与北二环外线平行,全长有五公里。

另一支继续向东南经玉渊潭,从天宁寺桥附近折向正南注入南护城河。南护城河走老北京已被湮灭的外城墙路线,可分为三段。从天宁寺桥向南至菜户营桥为西段;从菜户营桥向东至左安东里为南段;从左安东里向北至东便门为东段。南护城河与现今的二环路内线并行,至东便门接入通惠河,全长有十五公里。在北京市地图上,由于南护城河被醒目的二环路标志遮蔽,而且颜色又淡,因此很难被人注意到。

由于南北两护城河走的是老北京的内外城界,因此沿河两岸名胜古迹很多,特有看头。更为难得的是护城河特别适宜于徒步旅行,建在堤岸上的步行道平坦通畅,远没有走街市人行道的烦杂及通过路口的危险和着绕道的麻烦,而且水岸相映,融都市和水景于一体的风景本身就很诱人。所以在堤岸步行道上行走,别提有多享受了。再加上与河水相依的众多公园湖池景点,那就更是锦上添花。比如靠北护城河内的什刹海,靠南护城河内的陶然亭公园、龙潭湖公园等。

南护城河

我的护城河之行是从东便门开始的。

悠悠护城河(1)

东便门城台下石碑上的图文

悠悠护城河(1)

东便门南面街边上保存的古碑

悠悠护城河(1)

明蜡象馆内的漕运码头塑像

 

东便门现在处于南护城河的末端,通惠河的尽头。至于过去是什么样子就有点说不清楚了。

通惠河在元朝时是连接通州至大都积水潭码头的重要航道,后来被毁于元末战乱。到明朝中期,通惠河重被疏通。从东便门到积水潭(包括现在的什刹海一带)段被叫做玉河,也有叫御河的。清朝沿袭明朝模式,没有大的变动。有疑问的是,明、清两朝的码头是否也在积水潭?

我据东便门城台下的石碑和明朝蜡象馆漕运码头的背景判断,东便门或是前门才可能是明、清两朝的漕运码头。理由一是明朝虽有疏通玉河的记载,却很少听说玉河通航的事。理由二是,东便门箭楼城台下那块大理石碑上刻录的就是当时的码头景象。其背景很象是东便门箭楼,如果不是在东便门,为何要把漕运码头的碑立在那里呢?但是我在明朝蜡象馆内看到的漕运码头景象背景,又有点象是前门。或者这两个朝代的码头不在同一个地方,但不管是前门还是东便门,明、清两朝的码头显然不在积水潭。不过仍有疑问,如把东便门或是前门作为码头,似乎过于陕窄,远没有什刹海那样适于作码头的宽阔水面。

东便门的最大看点就是前文中所记的明城墙遗址公园。再有就是对岸的中国自行车运动林。中国自行车运动林是个开放公园,但不出名,园内游人很少。一群灰喜雀在那儿安了家。游人在那里随时可以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欢叫,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护城河两岸飞来飞去的身影。因此,自行车运动林也不失为南护城河一景。

悠悠护城河(1)

位于通惠河终端的北京站铁路桥

悠悠护城河(1)

中国自行车运动林公园

悠悠护城河(1)

栖息在自行车运动林里的灰喜雀

悠悠护城河(1)
悠悠护城河(1)

南护城河东段

南护城河东段河宽约四十米,水质透明度约四十厘米,堤岸垂直,建在堤坎上的人行道平坦宽畅,清幽静秘。人行道靠河一边为水泥栏杆,另一边大都种植有槐树、柳树或银杏树类树种。这段河流全长约三公里,中间经过广渠门桥和光明桥下,在南端的龙潭湖东面有一座水坝,用于调节上下游水位。由于坝上水深,时常能见到有人在河中游泳。河上有座人行桥通往龙潭湖公园东门。至于与护城河毗邻的龙潭湖公园景点,本人已有过系列博文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照拙作,从这里上岸拐进公园去游览观光。
悠悠护城河(1)

龙潭湖坝上时常可以看到有人在河中游泳

 

悠悠护城河(1)

糜集在河岸上钓鱼的人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象之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