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决择

(2009-11-25 09:34:32)
标签:

《战国策》秦策

分类: 废墟上的文明

六、抉择

秦国的强盛,绝不是偶然的。这与秦国历代国君重内政,轻扩张的抉择不无关系。

秦惠王虽然处商鞅以极刑,但他并没有改变商鞅制定的法规新政。

秦国的张仪是天下第一辩士,他和司马错在秦惠王跟前有过一场争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秦惠王的态度。

事情由张仪反对司马错攻打蜀国的主张引起。张仪说:“攻打蜀国不如攻打韩国。”

秦惠王说:“我愿意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认真地回答说:“我们先跟楚、魏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三川,堵断轘辕和缑氏的通路,封锁屯留孤道,这样魏国和南阳就断了交通,楚军逼近南郑,秦兵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便兵临东西两周的城外,声讨二周的罪过,然后再侵占楚、魏两国的领地。

“周王知道无法解救危急,一定会交出传国之宝九鼎。秦国拥有了九鼎,就可以按照天下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有谁敢不听从秦国的命令?这才是霸王之业。

“至于蜀国,那是一个在西方的边远之地,由野蛮人当酋长的国家。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去攻打,也不足以因此建立霸业;夺取了那块土地,也不能获得实际利益。我常听说,‘争名的人要到朝廷上去,争利的人要到市场上去’,现在三川和周室乃是天下的市场,可是大王不去争取,反而去争夺戎、狄等蛮夷国家,这不是距离霸王之业太远了吗?”

张仪说完后,司马错辩驳说:“事情并不像张仪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民众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

“如今大王地盘小而且百姓穷,所以我渴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因为蜀国是一个偏僻的小国,而且是戎、狄之地,他们像夏桀、商纣时一样的动乱。如果用秦国的军队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赶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了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富足百姓。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就能使蜀国屈服。

“秦国灭亡了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秦国暴虐;即使秦国抢走蜀国的一切财富珍宝,诸侯也不会认为是贪婪。这样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

“但是如果我们去攻打韩国,就等于是劫持天子了。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而且不见得就能获得什么实际利益,反而会获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声。干天下人不愿干的事,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这其中的危险在于:

“周天子是天下名义上的共主,同时齐是韩与周的友邦。周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知道要失去三川,这两个国家必然会精诚合作,共同联合齐、赵去解楚、魏之围。两周会主动把九鼎献给楚国,把土地献给魏国,这是大王不能制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所在,因此,攻打韩国是失策,先伐蜀国才是万全之策。”

秦惠王听司马错说完表示说:“好!我听你的。”

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国,经过十个月的征战,终于占领了蜀国。秦国改蜀主名号为侯,由秦国派陈庄去作蜀国的相国。蜀地既已划归秦国的版图,秦国越发强盛富足,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了。

 

对于秦惠王的这一抉择,我们到现在方才明白,当初苏秦为何说服不了他而被冷落。因为秦的传统更重实惠。

但从张仪与司马错的辩论来看,两人都抓住了秦惠王要建立霸业的主题思想,只是在主攻方向和重点上有分歧。张仪操之过急,司马错稳扎稳打,最终驳倒了擅长雄辩的张仪,这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霸道
后一篇:七、防一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