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命理学说(二)

(2009-07-05 15:17:44)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道

企业是确定的,这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是确定的,股票上市以后在股市上的轨迹也是确定的,但是,市场需求及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又是不确定的。今天的股市行情是确定的,但是明天的行情又不确定了。08年7月,石油价格每桶涨到140多美元,之前谁也没有料想到,到年底,又一下降到40美元以下,又是之前没有料到的事情。于是对股市或市场的预测就成了一种需求,因此出现了股市分析师。分析师根据已经确定的因素就可推知未来大致的行情。算命先生就相当于这个股市分析师,从命运中确定的因素去推知不确定的因素,从而演算出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算命术在特定的条件下,往往是正确的。

说到这里,在你懂得了算命术的基本原理和方式方法之后,不妨参照命书去演绎一下自己生平的大概运道。演算的结果,说不定会给你带来一份意外的收获,而不是简单地去否定他。

天干地支,是演算一个人命运的基本符号和元素,由天干地支配上阴阳五行,就具备了推算演绎命运的要件,所以,要认识算命术,还得掌握有关天干地支的相关知识。

四、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前人对干支有种解释:“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就是主干与分枝的意思。

天干的数目有十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数目有十二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相传天干地支为黄帝时期的大挠氏所创,是表示时间的符号。天干用于记日,地支用于记月。后来人们很快就意识到这种记法很不方便,于是采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并进而引进到年月日时之中。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它们依次从头到尾循环一周,就产生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次序如下: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戍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戍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戍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辛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戍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戍 癸亥

每一天干与六个地支组合,就有了六甲,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己,六庚,六辛,六壬,六癸。纪年按六十甲子循环,纪月地支固定不变,十天干依次循环,纪日按六十甲子循环,纪时十二地支固定不变,十天干依次循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时间表。其中,纪年和纪日没有问题,但纪月和纪时有点特殊。因为按月亮绕地球一周年的运行轨迹,一年是十二月又十一天左右,这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出现了误差,因此纪月又引进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并按二十四节气置闰。

二十四节气是按太阳在黄道(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迹)上周年运行的圆周度数来划分设置的。节气以春分为0°,把黄道分成二十四等分,太阳每运行30°,置一节一气,加起来就有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样,十二个月的起止时间就以二十四节气划分。这种划分是: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值得注意的是,算命术起课的四柱之月柱,是以上面的月份划分为准的。

纪时的特殊在于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制每日起止时间的分界点。二十四小时制每天起止于0点,而十二时辰每天的起止(即起于子时,止于亥时)于二十四小时制的二十三点。并以此类推,每两个小时一个时辰。

时间与五行扯上关系的,最早出现在六十甲子纳音(又叫五行纳音)歌中,相传为黄帝时代的大挠氏所作,风后所注。原歌为: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戍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润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戍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复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戍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戍癸亥大海水。

这个歌诀的规律是,六十甲子按阴阳分,含三十阳干支,三十阴干支,每一阳干含六阳支,每一阴干含六阴支,阴阳相合得三十(五行)对合气。三十对合气按五行属性分,每对阴阳干支得六阳六阴六对,共含十二个五行之气,阴阳相合,得六对阴阳干支,由六对阴阳干支又得三种五行合气。如六甲与六乙中,就含有金、火、水三种五行属性;六丙六丁中,含有火、水、土三种五行属性;六戊六己中,含有木、土、火三种五行属性;六庚六辛中含有土、金、木三种五行属性;六壬六癸中,含有金、木、水三种五行属性。这种五行属性正好与五音十二律相应,所以便把五音十二律纳入六十甲子,就称之为纳音歌,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六十纳音中的五行,没有生克关系,是固定不变的,还不是后来阴阳五行说中五行和时间的关系。那么,六十甲子这种历法或时间符号又是如何与阴阳五行和命运扯到一块的呢?

首先,五行是构成空间的基本元素。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一不具备五行属性。

其次,五行也是构成时间的基本元素。一年有四季,四季合五行,时间也具有五行属性。

第三,天地生人,人生一小天地,生来就具备五行属性。人在空间与时间中运行,就有了变数。按照《易经》的说法,用形而上的“道”,把人与时空加以裁接,就是某个人受之于天的“命”。

在这个大前题下,命理学家就给天干地支硬性规定了各自含有的

阴阳五行属性。

先说阴阳。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里,按照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阳干有五个,甲、丙、戊、庚、壬;阳支有六个,子、寅、辰、午、申、戍;阴干有五个,乙、丁、己、辛、癸;阴支有六个,丑、卯、巳、未、酉、亥。

再说五行。在十天干中,五行的分配是,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在十二地支中,五行的分配是,寅卯辰属木,巳午未属火,申酉戍属金,亥子丑属水,辰戍丑未属土。这里,天干的五行要比地支的五行强些,也就是说分量要重些,再加上干支的五行不同,因此,同样是木,可又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甲乙木和寅卯辰木不同,同是天干的甲乙木和同是地支的寅卯辰木又有区别。甲木是森林之木,乙木是花草之木。寅木是初生之木,卯木是极盛之木,辰木是渐衰之木。对于这种五行的不同,阴阳五行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规定。这种规定较为一致的说法是:

十天干五行象征

甲木——森林之木;    乙木——花草之木;

丙火——太阳之火;    丁火——灯盏之火;

戊土——大地之土;    己土——田园之土;

庚金——斧钺之金;    辛金——首饰之金;

壬水——大海之水;    癸水——雨露之水。

十二地支五行象征

寅木——初生之木;  卯木——极盛之木;  辰木——渐衰之木;

巳火——初生之火;  午火——极盛之火;  未火——渐衰之火;

申金——初生之金;  酉金——极盛之金;  戍金——渐衰之金;

亥水——初生之水;  子水——极盛之水;  丑水——渐衰之水;

辰戍丑未——寄旺于四季之土,并各为一库。所谓土寄旺于四季,是指土寄旺于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一年中的三、六、九、十二月这四个月。所谓四库的规定是,“丑为金库,生亥子而克卯寅;辰为水库,生寅卯而克巳午;未为木库,生巳午而受金克;戌为火库,克申金而受水制。”(《三命通会》卷五)。

然而这种五行搭配到此还没有结束,地支的五行除了上面的表征之外,还包含着一个或几个天干中的五行成分在内,并以气名状。这也是有规定的。

子——癸水;             丑——己土、癸水、辛金;

寅——甲木、丙火、戊土;  卯——乙木;

辰——戊土、乙木、癸水;  巳——丙火、庚金、戊土;

午——丁火、己土;        未——己土、乙木、丁火;

申——庚金、壬水、戊土;  酉——辛金;

戌——戊土、辛金、丁火;  亥——壬水、甲木。

上表十二地支中所含天干属性的第一个,是地支的本气,其余为杂气。天干地支中的阴阳五行是如此复杂,命理学家为了便于命运的演绎,按照支阴从属于干阳的原则,就把地支纳入天干五行生克进行

推演。天干本性不变,地支则以所含天干之气进行演算,而地支的五行本性反而成了参考。至此,天干地支在算命中被得到了统一,上天赋予某个人“命”的基本元素,在时空中各自发生刑冲化合,就形成了这个人的“运”。至此,命运有了确切的演算法则。

以上是命运与时间的关系,接下来还需搞清楚命运与空间的关系。于是又产生了“四时五方”这一哲学概念。

四、四时五方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按年纪历的。我们在前面说过,命理学家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因此他们对历史的发展是弃而不顾的。在他们的理念里,“岁”是最大的单元,六十甲子是最大的单元积数。历史不过是六十甲子的重复,量的增加。因此,人们只要搞清了年、月、日、时四柱,把这四柱进行通盘考虑,就能认知人的命运。其中,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要和一年的春夏秋冬四时及东南西北中五方紧密结合。

四时五方是一体的,阴阳五行在一年四季和方位的定向当中,各自有它们所旺的季节和所主的方向,阴阳五行与四时五方总的关系规定见下表:

五行

所旺季节

所主方向

天干

地支

四季

西

甲乙

丙丁

庚辛

壬癸

戊己

寅卯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丑

辰戌丑未

五行

所旺季节

所主方向

天干

地支

注:表里的四季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度中的最后一个月。即季春、季夏、季秋、季冬。这四个月分别是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别称。

单就五行在四时中的运行,又有以下规律:

春旺

冬相

夏休

四季囚

秋死

夏旺

春相

四季休

秋囚

冬死

四季旺

夏相

秋休

冬囚

春死

秋旺

春囚

夏死

四季相

冬休

冬旺

四季死

春休

夏囚

秋相

从五行在一年四季中的运行,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当令的旺,生我的相,我生的休,我克的囚,克我的死。具体含意是:

旺——处于旺盛状态;相——处于次旺状态;

休——休息,不作为;囚——衰落被囚;

死——被克制无生气。

五行在四时的旺相休囚死的状态,与本命得先天之气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在具体应用时,分得还要细致,是看月份,而不是看四时。日干又分阴阳,阴干和阳干运行的方向是不一致的,阴干逆行,阳干顺行。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为一宫,命的好坏,得看日干寄生十二宫的状态,有关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规定,我们放到下一节再讲。

按照“人与四时合序”的原理,从他出身的四柱所含五行的生克

关系和季节的旺相休囚死,是推知一个人本命强弱的根据。至于命运好坏,吉凶祸福,还得看日干与其他五行的多寡化合生成的状态。现引用《穷通宝鉴》对四时五行的论述,可见其中一斑。

1、          论四时之木宜忌

春月之木,犹有余寒。得火温之,始无盘屈之患。得水润之,乃有舒畅之美。然水多则木湿,水缺则木枯,必须水火既济方佳。至于土多则损力堪虞,土薄则财丰可许。如逢金重,见火无伤。假使木强,得金乃发。

夏月之木,根干叶燥。由曲而直,由屈而伸。喜水盛以润之,忌火炎以焚之。宜薄土不宜厚土,厚则为灾。恶多金不恶少金。多则受制。若夫重重见木,徒自成林,叠叠逢华,终无结果。

秋月之木,形渐凋零。初秋则火气犹在,喜水土以资生,中秋则果实已成,爱刚金以砍削。霜降后不宜水盛,水盛则木漂,寒露前又宜火炎,火炎则木实。木多有多材之美,土厚无自立之能。

冬月之木,盘屈在地。欲土多以培养,恐水盛则忘形。金纵多克伐无害,火重见,温暖有功。归根复命之时,木病安能辅助。惟忌死绝,只宜生旺。

这里所指的月是所生之月的干支,又叫月柱。木是指所生之日的天干,与地支合起来叫日柱。日干是问命人自己的属性,假定问命人日干为甲或乙,那他就属于某月之木了。比如他生于正月,他的“命”就打上了春天木与其它五行多寡宜忌的烙印。 “春月之木,犹有余

寒”,是说凡是春季里三个(寅卯辰)月中生日天干为木的人,这种木都带有冬的寒意。“得火温之……”,以下是讲日干与其它七字(四柱干支合起来共八字,所以四柱又叫八字)所含天干五行多寡宜忌的关系。这里是一般地讲推算问命人吉凶宜忌的趋势,具体到推算某人八字的时候,还有一套更为复杂的演算方法。我们在推敲这类论述时,只要懂得作者是在象征性地说明人的命运与四季时序有关的道理就行了。象这样的论述,在命书里浩如烟海,简直就是个迷宫。这些说词都有道理,就看算命先生如何用了。以下对火、土、金、水与四时宜忌的论述方式,与上同理,不再一一解说。

2、          论四时之火宜忌

春月之火,母旺子相,势力并行。喜木生扶,不宜过旺,旺则火炎。欲水既济,不宜太多,多则火灭。土多则晦,火旺则亢。见金可以施工,重叠见富余可望。

夏月之火,势力当权。逢水制则免自焚之咎。见有助,必遭夭折

之忧。遇金必发,得土皆良。然金土虽为美利,无水则金燥土焦。若

再火盛,太过必致倾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