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建筑 - 德国篇

标签:
旅游发展商房产公屋设计 |
分类: 建筑游记-欧洲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e_bcKj0XW0bfUPiTpb__VA.jpg- 德国篇" />
这两个星期我不断为大家介绍活化建筑的例子, 昨日写了一个令到大家都觉得很震撼的例子Royal Ontario museum.
今日就讲一个在德国很成功活化建筑的例子. 这个系列由一开始讲过皇家游艇会和喜帖街等街道的例子, 之后便过英国的换肉不换皮的建筑例子,
上一篇便是加入新的原素令旧有部份都活化的例子, 但大家会否发现很多活化建筑的例子都是博物馆, 是否其他功能的建筑便不能活化呢?首先,
旧有的建筑当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而且亦是都市中的大型古董, 所以用作博物馆是非常合理地配合有关主题, 而且博物馆的空间要求比较灵活,
所以不会因原有结构上的限制而有太多的制约.另外, 最重要的是博物馆不会有商业原素, 所以不用考虑有关发展密度和投资回报等问题,
因为绝大部份的博物馆都不能够像大英博物馆一样做到收支平衡. 当大家看到今日介绍这例子时, 大家会认为这建筑现在是什么功能?
以往是什么功能呢?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3J5uogACSjtvJQyjkYwx3w.jpg- 德国篇" />
發電廠的舊貌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1UrbWwpbb2e9rK3OavMs3w.jpg- 德国篇" />
这大厦以往是一座发电站- Central station, 现在是一座熟食中心, 即是大排档. 大排档的位置原是发电厂的办公位置.
在右边原是发电机组的空间, 现在是一间中级餐厅,这餐厅在晚上有时会改成为演唱会或Disco.这大厦是位于德国的一个小城镇-
Darmstadt, 而这里有20%人口是大学的学生,所以对年青人的活动设施需求是不少的, 而这里的表演有很多都是由学生安排表演的.
在香港, 熟食中心是不可能和一些中价餐厅并存, 但这里由于旧建筑的高楼底便给引了租户的垂青, 而且特高的楼底亦为餐厅带来不少阳光,
所以挺受欢迎. 再者, 大排档除了是迎合学生市场之外, 还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大排档之内包括泰国菜、越南菜、德国菜、意大利、美国热狗、麦当劳和露天茶坐的coffee shop.由于内在的卫生程度不错,
而且光线充足所以挺舒服.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7O6L1Yr3LN4drjyUgIympQ.jpg- 德国篇" />
中級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