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最昂贵的建筑 - HSBC(最终方案上篇)

(2009-08-15 07:41:05)
标签:

norman

foster

hong

kong

hsbc

分类: 建筑游记-香港/澳門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MtFlLimgdJuMu4PBg.oJ0g.jpgHSBC(最终方案上篇)" />


虽然两个方案同样惨遭滑铁卢,其实先前的两个方案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各有各的优点,于是Norman Foster 结盟合了两个方案的优点制造出现在的最终方案。


最终方案保留了第一方案大横向的结构支架来稳定结构,但该部份但采用了斜柱来支撑,这便减少了斜柱的数目,而楼板被大钢结构支架吊起来。简单来说,可以说成衣架的结构。


第一部份:垂直结构部份,整座大楼只有8组大柱,每组大柱由4条小柱相互紧扣而成的。
第二部份就是每10 层的斜柱/衣架,这是用来垂吊之下的10层的重量。
第三部份是每层楼板的结构框架,这是负责支撑每一层的重量,框架之上便是100mm厚的混凝土地板。
在1980年代,HSBC大楼的结构接合点和杆接点是当时世界上最多的,因此建造成本会如此高昂。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g7n9nYwu7xoc9R96ml020g.jpgHSBC(最终方案上篇)" />


讲完结构,讲外形设计,大家可能会发现为何现在的HSBC大楼会分成三层次,向维港一边比较低,向皇后大道中的一边亦低一点,而中间是最高的。但为何原先的方案没有这样的处理而最终方案有呢?
这其实是与日照倒影有关,在80年代的香港是还有这条法律,目的是希望避免建筑物倒影过度覆盖路面, 并用来调停建筑物的发展密度。
所以, HSBC的最前和最后的空间降低了,就是为了减少倒影的面积。
大厦顶上的圆形是直升机停机坪,但由于航道和安全的问题,好像从来没有使用过。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hgokvDWgYoO.jLTT_.2vKHA.jpgHSBC(最终方案上篇)" />


至于一直令人头痛的斜柱空间,最后便改为天台花​​园、员工餐厅、function room、meeting room等空间,另一方面亦用作消防法律要求的逃生层,这样便不石二岛将一个不大实用的空间变成多用途的活动空间。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H9cAUew1msc2Mqea.UXaEA_.jpgHSBC(最终方案上篇)"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OWvlRP3UfD11.PW5CFCCvQ.jpgHSBC(最终方案上篇)"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