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学?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现象 |
和当下网络文学作家的做法相似,为了经济利益,笛福也将小说写得“冗长累赘”。
虽然以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崭新面貌出现,网络文学却与悠久的中国文学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而对中国文学传统的追寻,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文学品质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事实上也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找到了更为坚实的依据。
有关资料显示,至2013年底,网络文学的活跃用户已达到4.3亿,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大神”的年收入已达百万、千万。评论家李林荣表示,读者不必对网络文学这样的迅猛发展感到吃惊。“这有历史上的先例。据有关统计,戏曲、话本、笔记等通俗文艺在宋元时期‘诗’‘文’占主流地位的整个文学市场的比例,就相当于网络文学在当下文学市场上所占的比例。网络文学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悠久传统结合起来,一定会产生像《儒林外史》这样由俗而雅的经典作品。”
而从小说发展的历程来看,小说在西方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也面临着网络文学所面对的格调不高的批评。在《小说的兴起》一书中,美国评论家伊恩·瓦特指出,小说在18世纪被认为是一种降低格调的写作方式,书商取代了过去庇护作家的贵族,古典的文学标准摇摇欲坠。今天因《鲁滨逊漂流记》等小说被视为经典作家的笛福,当年和网络文学作家的做法相似,为了经济利益将小说写得冗长累赘。当时的编辑很不满笛福的做法,而且抱怨笛福没有完整的作品。
仿佛是小说历史的情景再现,对于网络文学动则百万,甚至千万字的连载,眼下也有很多读者表示不可思议,认为“又臭又长”。金庸武侠小说全集14部,总共也不过870万字,而今却出现了一部作品就达千万字的宏大篇幅,也因此,不少网民呼吁网络写手“手下留情”、“杜绝废话”。对此,躬耕于网络文学11年的廖俊华表示,这取决于目前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学之所以写得这么长有其道理。“首先,网络写手在电脑上每分钟敲出100字已不在话下,因此长对他们不算什么。其次,写得长对后期影视、动漫产品的改编来说,相对容易。”那究竟能不能写的短呢?廖俊华表示,从目前看这依然非常困难。“难就难在盗版,我们统计过一位白金作者,他的全本作品只有0.5%的人付费,而99.5%的收入是靠连载。因此环境逼着作者必须写长,短了没法活。”
某种意义上,网络文学正是当下文学市场催生的产物。而谈到网络文学,也不能不谈到其“迎合市场”的问题。而相比传统作家面对图书市场的复杂态度,网络作家显得格外坦然。江苏网络作家无罪表示,如果说,传统作家更多追求的是“载道”和“责任感”,网络作家更多追求的却是市场,是“效应”。“网络作家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读者是喜欢武侠、喜欢魔怪还是喜欢穿越,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关注。”
不仅如此,眼下很多网络文学“大神”大多深谙市场运作,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经理团队,负责打理各种版权业务、社会活动、影视动漫改编等,唐家三少甚至还有专门的“形象设计师”,说到对文学的态度,唐家三少表示,自己就是一个通俗文学作家,从来没有想过流传千古。“我认为,文字就是最廉价的精神享受。” 唐家三少表示,自2004年开始网络写作,他每天更新。“这在国内应该也是唯一的一个吧!”从2005年起他全职写作,现在,每天“码”字上万,还要参加活动,忙于延伸产品的各种事宜。他说他的写作用曲线图表示,完全是平滑上升的趋势。对他而言,文学的意义在于博得大众的喜爱,给予大众精神享受。
但网络文学作家依然渴望得到主流文学界的接纳和认可。他们认为,网络文学应与传统文学互动融合、取长补短,并确立新的美学标准。一直在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游走”的北京网络作家“携爱再漂流”表示,网络作家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这些都值得传统作家学习;另一方面,网络作家要学习传统作家严谨的创作态度,尤其在人物塑造和关注现实等方面的优长。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合流”,也更多体现在相互之间越来越多具体事务上的合作。此次研讨会上,江苏省作协就与盛大文学、中文在线17K小说网和逐浪小说网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苏省作协也宣布成立了网络文学工作委员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仿若前些年传统文学作家对读者大量流失的担心,随着手机,特别是4G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作家也有了这样的忧虑。江苏网络文学作家“跳舞”表示,网络文学本身就是因为满足了快餐式、猎奇性阅读而风靡一时,但如果手机下载一部电影只要几秒钟,等到那个时候,还有多少人愿意来读网络小说?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更有相互融合的必要。一方面,网络文学作家将立足于“上游”,不是单纯为了“码”字,更不能只是“卖”字,而是向动漫、影视等多种娱乐载体进军。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只有把网上的文字变成铅字,且通过编辑、整合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才能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
这也意味着,网络文学即使没有肩负“传之后世”的使命,为了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也有让自己的作品流传更为久远的需要。重温小说发展的历程,随着个人主义在西方现代世界的确立,小说逐渐取代史诗与戏剧,成为最重要的文学形式,笛福也成为享誉世界的大作家。与之相仿,作为一种应运而生的文学现象,网络文学可以预见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正如评论家黄平所言,小说乃至通俗小说固然有经典化的范例,但更多的是被历史湮灭的寂然无声。“决定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既是历史的产物,又不完全是历史性的,衡量文学作品的思想、语言、结构等要素是普适性的标准,不会因面对网络文学而降低。网络文学作家要获得好的评价,首先要将作品写好,这是最朴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