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型小说:如何借“微时代”之势跃阶而上?

(2013-10-24 22:11:1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现象

    1011日,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第二天,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主办的“黔台杯·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在上海揭晓、颁奖。两个不同量级的奖项看似毫不相关,却因“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摘得诺奖桂冠及由去年诺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担任大赛终评委主任而有了某种特殊的“交集”。

在终评时,莫言写下了“当下正是微型小说时代“的评语。他赞叹道,微型小说是微言大义,是见微知著,是拈花微笑;是言尽而意未尽,是欲言又止,是一方九鼎;是柳暗花明,是空山鸟语,是当头棒喝;是滴水可听海消息,是一叶知秋,是一粒米压死骆驼。

作为终评委之一,作家蒋子龙也在发言中表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门罗,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在当代阅读中,精短小说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与重视。他表示,随着社会进入微时代,微型小说当施展所长,作为一种别致的文学风光,给疲软的文坛注入生机和活力。

如其所言,当下,互联网、微信、微博等信息科技的进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多元的阅读形式,同时也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出版、纸质媒体原有的主导地位,而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在这阅读变革中,正以自己的特点担当起了积极的角色,并越来越多得到社会和文学界的普遍认可。

本届世界大赛中,一等奖得主北京作者刘斌和湖南作者何一飞的作品,就充分反映了微型小说“微言大义”“见微知著”的特点。前者的作品《转场的哈萨克》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变迁。后者的《绝鉴》以一个精心构思的鉴宝故事折射当下世态人心。海外华人的获奖作品也有突出表现。马来西亚作者朵拉的《那日有雾》以雾中看花的笔触描写女性恋爱心理,含蓄而富有哲理的笔法耐人寻味。泰国作者曾心的《屠鳄》极具泰国风情,刻画人性、兽性的和谐与冲突。瑞士作者迷途醉客的《真的假得真是真》以意识流手法写世相的真假。

不过评委们同时指出,从此次赛事来看,华文微型小说仍不够惊艳,存在缺乏创新、缺少力作、创作浮躁、低质重复等问题。另外,有“微型”而无小说,弱化微型小说与故事、散文、小品等其他文学样式的区别,模糊微型小说的艺术特质,以及理论研究滞后等,都反映出当前微型小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微型小说如何借微时代之势跃阶而上,依然是摆在微型小说写作者面前的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