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
(2013-04-25 15:15:36)一
杨世凯的葬礼是从他死去的地方开始的。
妻子岳开锦发现丈夫时,地震已经过去了四小时。杨世凯只露出左耳朵和肩膀部分,露出黑色的布料在废墟里有些扎眼,她刨开灰土,伸手一试,人已经没了气息。
杨世凯是在4月20日早上7点半附近离家上班的,按照常年的习惯,他给妻子在烤馍机里烤了馍馍,这是夫妻俩最爱的食物。按照妻子的估计,杨世凯应该到厂里开了机器,轰鸣的机器可能阻碍了他对地震的及时判断,但他还是很快奔出了厂房。就在他快要跑到公路时,厂门横梁塌了下来,中断了他的奔跑。
这家钙粉厂并没有名字,在宝兴县灵关镇钟灵村有很多这样的厂家,杨世凯干粉碎机的工作很多年了。这家厂子是他新换的,他可以拿到五六千元的报酬。眼下女儿杨依梅已经进入了大学二年级,儿子杨肖辍学了,正想花钱送他去学一门手艺。
44岁的杨世凯进入中年里最有压力的时间,他缓解压力的办法是抽烟,五块钱一包的那种。他的身体并不好,常年在粉尘里环境中的工作已经使得他肺部有了阴影,他明白这意味这什么。“再干三年”,他告诉岳开锦等到女儿毕业,他就不进钙粉厂的门了,这活儿干久了,命不长。
在钟灵村八组这个地方,地震就造成了2人死亡,统计显示整个宝兴县死亡人数为26人,失踪了18人。按照川西山区的风俗,死者必须入棺,经过道士做法事避除晦气后,再送入风水先生选定的墓地土葬,入土为安。大灾期间不比平时,办不了“丧事”,汶川地震时很多逝者都是直接抬到某个地方地方埋葬的。
“他是个好人,我希望他走得安然一些。”岳开锦想要给丈夫办个葬礼,让丈夫体体面面地走。棺材和寿衣不好找,她和亲友商量,让丈夫先用他父亲杨玉富的棺材寿衣。老人家76岁了,杨世凯早就准备妥当了这些,免得父亲百年后手忙脚乱,没想到自己竟用了。抬棺木的时候怕老人家伤心,没让他晓得。
做法事的道士找不到了,但风水先生是一定要有的。岳开锦托人找了十多个这一片的风水先生,但这些人都被请走了。71岁的杨守真老人是钙粉厂的老板找到的,他住在同镇的安坪村。
农村的“丧事”一般来说都要收礼钱,以用来操办,这是一种保障丧家平稳度过难关的方式。岳开锦不想收礼,她觉得亲友给她递钱会让她觉得难受,“也不想让他们沾了晦气”。
杨守真来到之后,亲友将杨世凯装了棺。因为余震还在继续,杨家一片狼藉,葬礼地点就选在了杨世凯死去的工厂门口。
二
杨守真在念经祭告之后,送葬的队伍是从21日下午两点整出发的。此前他已经帮杨世凯选定了坟地和朝向,他说这些都是根据死者的时辰八字来定的。但由于只能买在杨家在玄武山下的自留地里,风水先生的作用更多也只是选定一个方向。
“就是不能冲犯了三杀,让死者在泉下不能安稳。”杨守真的理论来自于川西老百姓笃信的道教和其他信仰传统,这里的人相信死后的人仍是在另一空间生活的。所谓“三杀”是指坟头的朝向,不能和山的位置有冲撞。
儿子杨肖抱着令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因为找不到白布作为“孝”,他和姐姐杨依梅只是佩戴上了麻绳。农村长辈过世,后辈都必须送逝者上山,以彰显血脉延续的传统。
杨依梅是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大二学生,地震之后她接到家里电话让回家,她坐车到了雅安,又走了十几个小时,从雅安到家。回到家才发现父亲不在了。送葬路上,她不停想起自己曾给父亲许下的诺言,毕业后带他去旅游。叔叔们嘲笑他,跑一路钱都没有了,还不如买烟,依梅觉得抽烟对身体不好,她告诉父亲换成买茶叶,父亲当时笑得合不拢嘴。
“他希望我毕业之后能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想到曾经跟父亲聊到的未来,依梅悲从中来,觉得这一切都没法实现了。
墓穴已经挖好了,离得并不远,亲友和邻居抬着棺木很快就到了。落葬后,大家拿着铁锹开始掩土,然后开始垒坟。水泥是找到又修建房屋邻居家借来的,而砖头则比较难找。大家想到地震震塌了村里不少厂房,大家临时拿着泥瓦砖刀到废墟里找砖头,敲掉沾在上面的水泥块,凑出来几百匹砖头。
由于没有公路到坟地,沙、水泥、砖头都需要人力背过去。肩挑背扛都是粗重活儿,一声吆喝之后,十几个中年人,年轻人多数去了山外打工。做这些重活的人也基本都是快抱孙子的人了。
看着棺木埋入土中,岳开锦的心里变得极为难过,她离开了垒坟的现场,找一处土坡坐了下来。她不停地告诉周围的人自己发现丈夫死去那一时刻的感受,“怎么办呢,着了”。
她拿出丈夫口袋留下的零用钱,这是前一阵子丈夫的工资,当时杨世凯将领到了6100元的工资,这是他人生拿到过最高收入。当时,杨很开心,将6000元交到了妻子手上,自己留下一百元用。
“爸爸平时叫妈妈建军,这是她的小名,开心的时候就叫她小伙子。”女儿依梅的回忆,让一直沉闷的岳开锦哭出声来。
三
垒坟的工作还在进行,中年人都在忙着,村里的年轻人站得远远的。刚满20岁的杨肖坐在地上,满脸灰土,一点儿表情也没有。而依梅则归在还没完工的坟钱烧纸。
杨守贞在坟头尾都挂了一面镜子,按照杨世凯妻舅岳开东介绍,这是辟邪所用,仍然是为了让逝者在泉下安宁,不沾污秽。
下午5点坟头快要完工时,当地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余震,已经被震散的村中屋舍再度被扭出声响,坟头上方的玄武山谷里也传来嗡嗡的声音,正忙于垒坟的人们吓得四散奔逃,他们以为是滚石来了。余震一过,大家又回来了。
葬礼的最后一个仪式是“封伞”。杨守贞拿出紫色纸糊的伞插在坟头正中,这寓意着为逝者遮风挡雨,希望他往生后过的平顺。他接着命四个人在坟墓的四角燃起香烛,他开始“祭告四方”。
从东方开始,每个点杨守真都要念叨一段经文,以此来安定新坟。他念经的时候,香烛烧得葬地周围烟雾缭绕。鞭炮也在这个时间响起,这是平凡逝去者能够享有的最大的热闹。
杨守真将“头七”到“五七”日子都写在了纸上,交给了岳开锦,每期过来烧纸。他叮嘱说让她一定要记得入夜前要来给杨世凯“送饭”,这是真的饭菜。因为传说新死之人并不熟悉往生世界的饭菜,他们仍会记得人间的滋味。
亲友都回家吃饭了,杨家并没有办法供给大家饮食。在暮色中仍能看见新坟周围青油的玉米苗,和这个季节再度枝繁叶茂的树木。
整个山谷都没有声音,只听得见一些嘤嘤的哭声。是杨家人“送饭”到了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