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傍族”的弱势心理有没有自己作孽的成分
(2010-12-07 16:51:35)
标签:
傍傍族弱势心理中国青年报我们就是体制傍着权力杂谈 |
结婚要傍大款,理财要傍巴菲特,办事要傍有权力的人……如今,不少人一门心思地希望借助“捷径”实现个人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类人被称为“傍傍族”。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展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870人参与),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傍傍族”, 43.3%的人希望通过“傍”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中10.8%的人表示“非常希望”,32.5%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希望”。(中国青年报12月7日)
在这个“恨爹不成刚”的时代里,青春汗水常常难敌权力雨露滋润,奔跑不停总输却他人的“终南捷径”。权利孱弱,使得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没有底气,天长日久就浸淫出弱势心理来。甚至,就连掌握权力“硬通货”的官员们也有了无法承受的脆弱,《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45.1%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自认为是“弱势群体”。
于是,这种弱势心里在现实中扩散开来,造就了人们对于强势者的怨望。表现为反感权力的滥用,谴责利用权力勾兑金钱美色的现象,痛恨裙带关系的蔓延。只因如此,才有了“70码”案件中民意的愤怒,才有了对“我爸是李刚”淋漓的嘲弄,才有了王鹏跨省之后的救赎与追问。公平美好的价值,总是受到向往与渴求的,其间藏着人们对于不公正的反对与恐惧。当然,还有人们对于强势的警惕戒备。
人们的反对和警惕真是与生俱来且出于本心,而立志要与这些行为划清界限么?恐怕不见得。如调查所展示的那样,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傍傍族”, 43.3%的人希望通过“傍”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多么讽刺的结果啊!一方面,如此多的人在不公正现象的触动之下抱定着弱势的心理,一方面又如此渴望借助不公正方式的“助力“。就如,一个大骂贪腐的公务人员,自己也在接受着别人的请托送礼。
不否认,一些不公平是强势者造成的,普通人只能被动接受。但还有更多的不公正行为是主动的,当事人们很清楚去“傍”或者去“勾兑”的危害,也很讨厌去看别人的脸色,但还是会积极主动去争取。或许,不去傍也不影响生存,但谁又不想复出更少又获得更大的利益呢?就如,妙龄女子傍大款,普通老百姓傍着有钱或者有权的亲戚,权势地下的人去傍着地位高的人,资本傍着权力,权力傍着更高一级的权力。如此循环往复,一个人能“傍”到的资源,决定了其在一些人面前弱势,但在另一些人来说,他们又是强势。
不公正是偷走每个人权利的贼,但在强势者遭骂声的背后却又有这么多的人去向往,恨不能对心中鄙弃的东西卑躬屈膝,这情形不异于认贼作父。只是,自诩为弱势者的“傍傍族”根本不是想实现什么公平,而是希冀将其他的人变成弱势罢了。可以说,不公平的现状中有权势监督失效的缘故,“傍傍族”的依附则是溃烂的另一种病因。
很多人仇视非正义,并非在于期许公正,而是怨恨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就如,专栏作家连岳曾在《我们就是体制》写道,“在层出不穷的悲剧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体制的问题。可是,且慢,你忘了,我们自己就是体制的一部分。”这句话虽然不见得普遍适用,却是如此的惊心动魄。
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