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村孤独化身“节能先锋”的恶心想象力

(2010-10-25 20:53:52)
标签:

张青田

山村孤独

神话

想象力

节能

杂谈

重庆一名村官在走访村民时无意发现,一户老人家的电表5年来总共只走了6.1度,这位村官将老人的事情发到网上。据悉,老人名叫张青田,74岁,是村里的五保户,两间房房顶各挂着一个已经满是灰尘的5W灯泡,它们就是家中唯一的电器。(重庆商报1025日报道)

 

每天只用0.0033度电,五年岁月仅用六度电,在这样一个高耗能和节能运动并行的时代,这无异于世外桃源的神话。试想,大家平时理个发就用了别人五年的能源,于是舆论开始不淡定了,酸不溜丢地夸老人是“节能先锋”,生硬将将一个鳏居五保户老人粉饰成“节能先锋”。幸而的还有一些常识未泯的网友,在惊叹“节能帝”的同时,还承认心里有些“酸酸的”。

 

节能不是高尚的生活方式么,怎会让人心里“酸酸的”呢?可见,相对于舆论营造的所谓“节能先锋”的噱头,打动人的还是老人的生存状态,老无所依的清冷境遇让人心酸。一个人居住在山村,不看电视不听广播,每天都自言自语。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老人的“低能耗”恰恰展示出一种山村的孤独。

 

孤寡老人独居节能折射出的是久已存在却被忽视的山村孤独现状。如今,我们的一切都已经和电联系在一起了,做饭、娱乐甚至是如照明这样的基本生活需求都需要电。一个山村老人几乎不用电,自然也就放弃了娱乐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完完全全将自己简化到一个极度孤独的状态。这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正是个人活动需求萎缩形成的。

 

再有,一个74岁的鳏居“五保”老人,本应该居住在敬老院中安享晚年,以期老有所乐。现有的“五保”制度,即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制定于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数十年来,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但是“五保”制度却没有什么变化。乡村敬老院事业的荒芜,使得很多张青田这样的老人,只能独居一处,靠接受政府的救济过活。所以,节能神话的产生只能展示出老人一个人居住在黑暗的房屋之中,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关爱。

 

有了这样的背景,谁还想去学习张青田老人的节能模式呢。所以,这样的节能神话,根本就不具备任何借鉴的意义,如果真有人想去实践老人的做法,那完全可以归为行为艺术。悲凉的故事,被煽情的舆论解读为“节能先锋”,这样的社会想象力无疑让人恶心反胃,对于弱势群体的美化想象,已经达到了罔顾常识的癫狂状态。

 

误解和神秘从来都是想象力的源泉,张青田的孤独和与人们认知的落差,是他从山村走向大众视野的重要原因。这种误解,使得大众根本不去探究真实的生存境况,便自娱自乐地将张青田打扮成光鲜华丽的低碳环保形象。这其中,展现出社会认知的巨大断裂,不同阶层之间的了解仅仅是靠彼此的想象而已。就如,那些“节能先锋”的发现者们一只是站在遥远的地方看着别人的苦难,根据自身苍白的认知经验,进行着廉价且不着边际的抒情。

城市晚报 http://cswbszb.chinajilin.com.cn/html/2010-10/26/content_664595.htm

生活新报 http://www.abbao.cn/ViewPage.aspx?issueId=b05da600-ce83-4afb-aa50-755c0859a78e&order=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