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干部不会倒在“垃圾考题”之下

(2010-10-17 17:50:47)
标签:

陈藩

株洲

公共意识

人浮于事

垃圾考题

杂谈

1013,株洲市委办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进行面试。在候考室内,沙发、茶几上有香蕉皮、瓜子屑,而垃圾桶就在旁边。8分钟内,考生独处候考。一天下来,考官许巍威、肖健在门外观察53名选手在候考中的表现,发现只有三名考生将香蕉皮和瓜子屑丢进了垃圾桶。(成都商报1017报道)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选调干部的考题居然是收拾垃圾,估计连古人陈藩都笑了。一般人心目中,干部都是考虑政经大事的,哪有闲暇顾及洒扫一类的小事。株洲当地以“清洁工夫”考核干部,无疑跳脱出人们的刻板印象,以至于有人怀疑株洲此法有作秀之嫌,对实际所具有的效果持不乐观态度。

 

进入现代治理的情景之中,社会管理的细致分工产生了大量程序化以及非程序化的工作。这都需要管理者有良好的耐心完成管理任务,实现社会平稳有序的运行。可以说,面对当下的治理问题,陈藩老夫子的文人豪气只能够“上气不接下气”。因为,而今强调的是管理者的公共意识和敬业廉洁的操守,要求管理者主动细致而且具有奉献精神,“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成为应该遵循的法则。候考处的垃圾,问题虽小,却包含着对于干部的公共意识和服务精神的考察,可谓四两拨千斤。

 

一直以来,干部的考核多是上级检查和素质考试的方式来进行的。这样使得干部多惟上,不能有自己的主见,而不可缺少的文化素质考核,也只能反映干部的文本水平,对于品质能力的体现却十分有限。而“垃圾考题”则将考核的主旨从上级和文牍转移出来,真正地开始关注干部的行动本身,能够反映出来的情况必然也是更加本质的。就考察干部来说,看他做了什么应该成为一种趋势。

 

回到株洲这次考核的本身,其也具有现实改良的意义。由于监督的缺失,部门机关人浮于事现象愈演愈烈,这虽然和制度存在某些关联,却也和其中的个人是分不开的。很多干部丧失了服务公众的热情,对公共事业也一贯淡漠,却热衷于升官发财。如果,任用那些愿意俯身拾捡垃圾的干部,他们或许能够更好地承担职责,辅以激励措施,便可以降低人浮于事发生的概率。

 

记得有一位市长,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刷接待室的马桶,他自己解释说有怨气的民众到了这里,如果看到厕所都这么脏,一定更加上火,对政府抱怨也会更多。事实上,这位市长也将城市管理得井井有条。试想,哪些对于身边的公共环境都熟视无睹的人,又如何指望其能够急人所难,服务大众呢。虽然,这样的特殊考题并不一定能选拔出才华卓绝的官员,但却是目前已有方法中最不坏的尝试。换一种思路想,真正德才兼备的干部又怎么会倒在“垃圾考题”之下呢?

重庆时报 http://cqsb.chengw.com/html/2010-10/18/content_138994.htm

今日早报 http://jrzb.zjol.com.cn/html/2010-10/18/content_571633.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