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在节日和你谈谈
(2010-09-09 17:38:43)
标签:
杂谈 |
今天是教师节,作为每一个由学校走入社会的人而言,身受师恩,都应该 祝福老师节日安好。老师辛苦了!
关于师道,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尊”之言,却也不乏“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之类的教诲。所以,过节的吉祥话说完,学生斗胆想跟老师们谈谈这个变化迅猛的时代里怎么做老师。
并非我班门弄斧抑或故弄玄虚,而是老师们真的存在困惑。高中老师跟我讲,90后的学生太难管了,多动、古灵精怪还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再也不能像之前教育我们一样,骂不听还可以棍棒加之。大学的老师说,大学生们认真的少了,上课睡觉的多了,逃课成风,太不像话。传道解惑遇到现实的阻力,不少老师放弃了曾经珍爱的职业,也有一些人选择了“磨洋工”,全然没有往日的自豪和热情。
由是,关于老师的负面舆论也一直在积攒酝酿之中。当北科大学生自杀其院长称正常时,人们指斥师道冷漠;当补课费越收越高之时,家长抱怨老师贪婪;当学生在留下揭露学校丑恶的书信自杀之后,人们感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之下,教师的神圣光环已然式微,各种质疑纷至沓来,老师迷茫之声也就成为了共鸣。
是的,虽然教师行业的收入近年来不断提高,但是教师之路并非顺风坦途。在这个运行在快车道上的时代里,主张个性摈弃灌输,喜欢创新讨厌守旧,一切都经历着崩塌和重建的过程,包括为师之道。所以,新的环境对老师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安稳的讲台上的执教者们面临着对自身职业再认识和重新定位的压力。
混沌之中孕育新生,但过程却是筚路蓝缕。首先,在这个功利化的社会中,社会要保护老师职业的荣誉感并维护提升老师的待遇,老师们要守得住自己最初的理想,这是师道重建的精神基础。而就老师自己而言,也要能够抵御功利思想的侵蚀。逐利倾向是社会中个人的行为选择依据,老师作为社会中一员也当不例外,但是遇到利益与职业道德相抵牾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维护自己的职业荣誉,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彰显职业的人文价值,而不仅为了赚钱糊口。
再者,要获得学生的信服,成功实现教育的目的,老师们还得“与时俱进”。育人和自育始终是教育的一体两面,只有不断新知,才能育人。老师们得放下身段,与个性迥异的学生们交流沟通,打成一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教授,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获得有附加值的知识教育经历,这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另外,把教育当做模式化的知识推广行动要不得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发现自我,从而成就自我。
节日在传统中有怀远静思的功能,想来教师节也该如此。因而,这虽一个祝福的日子,但也希望老师们在祝福中也有思索并寻求自己境遇的改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愿老师们新知新人,工作得到尊重并富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