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黑车是反思钓鱼执法的应有之义
(2009-11-02 22:29: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思考写得 |
作者:雷磊
上海市交通行政执法部门会同公安部门于10月底至明年春运开展为期3个月的联合集中行动,坚决打击非法营运。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黑车司机嚣张到“暴力抗法”,甚至买通修理厂为执法车偷偷装定位监视装置。为此,交通、司法等相关部门都已开始讨论、研究界定职业黑车与“顺带”“拼车”。 (东方早报11月2日报道)
前有城管执法部门派遣卧底“钓鱼式执法”,让搭载路人的无辜司机断肠;后有黑车司机买通修车厂给执法车安装监视器,让监督扑空。这执法者和被规避者相互的非正常的攻防,已经让他们的关系从“猫和老鼠”升级为“无间道”。
“无间道” 的发生,是出于信息对称的需要,要对对方知根知底,才会使用多种手段来获知情报。而上海城管执法机构和司机之间的恩怨,不单是相互信任的缺乏,而更多地在于一些规则的模糊,让人有了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间。惩罚的严厉,在这种对抗中,双方的手段不断黑化。
不能因为出现了“钓鱼式执法”就把城管执法一棍子打死。因为黑车猖獗带来的市场混乱和安全隐患不容小觑,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规范。但执法部门所依据规则的模糊,为异化执法,不当谋取部门利益提供了借口。法律之美在其衡量精确,界定黑车与“顺带”“拼车”之间的关系,将缩小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的空间,执法犯法的可能性也随之消减。
在钓鱼案怀疑迷雾下,界定黑车的好处是多重的。交管执法者将有更明确和充分的依据,增强执法的准确和效率。同时,司机们也可以根据清晰的界限,合理预期安排自身行为,从而不去触碰法规的界线。公开透明的规则是相关方构筑信任的基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沉重后果的行为错位,往往产生于规则模糊。“钓鱼式执法”震动社会,需要反思,界定黑车无疑是应有之义。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希望这种“规则的纠错”能消弭执法部门和对应人群之间的对抗的黑化,化解“无间道”,使执法和接收者的行为走入正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透明、阳光。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09-11/02/content_6165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