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铁道部半价票《新京报》铁路企业道德选择杂谈 |
针对残疾人乘坐火车享受半价票优待的提议,铁道部日前书面回复,称无能力承担更多票价优惠。11月9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每列火车将至少预留5张残疾人专用火车票。该举措有望在11月底前实施,具体实施日期尚未确定。(11月10日新京报)
铁道部表示无力承担残疾人半价票优惠绝对是个热门话题。控辩双方围绕残疾人是否应该享受半价票展开热烈的议论。一边认为 “铁老大”作为一个垄断企业,根本不差钱,给残疾人半价优惠理应该当。一边认为通胀高企,铁道部负债累累,在机构不能精简的情况下,铁道部的答复也是可以理解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这还是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他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残疾人属于弱势群体,给予关心和照顾是应当的。企业遵循市场的法则确定自身的行为也是合情合理的。关于此类话题孰是孰非的讨论可以谈个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有个明确的结果。
摆脱这种困境的关键在哪呢?不在铁道部和残疾人这两者之间,而在于第三者,在于另外一只手将两者从这种困境中拉出来。不妨设想一下:给予残疾人半价火车票必然会导致铁路企业经营负担的增加,这是承担社会义务带来的成本。而如果政府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这种成本转变为全社会的成本,则这种困境不复存在。
其实,这种办法不乏前例。根据我国税务征收的有关规定,企业发生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的一定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按照这种设想,政府在铁路企业的经营利润中适当考虑转移残疾人优惠部分的成本,则残疾人和铁道部双方都会满意而归。
其实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已经看到,“既然提到了票价还涉及价格管理部门,那他们(残疾人朋友)会尝试去找其他部门协调。明年还将寻找人大代表继续呼吁。”这就是解决两难问题的第三者。
社会总是在不同声音的争辩中蹒跚前行,这个案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