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周期的判断和投资思路--孙庆瑞
(2022-07-01 08:13:46)
标签:
股票 |
行业周期的判断和投资思路
--孙庆瑞
201611
投资框架:自上而下思考,自下而上选择
自上而下思考,就是从宏观经济面和产业发展来圈定行业范围,自下而上选择就是从人和机制的角度来挑选标的。
宏观经济面主要从两个维度来看:
一是经济结构变迁,以长期的视角找出受益于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的行业;
二是周期轮回,伴随企业利润增长来获取投资回报原行业。
产业层面主要看产业所处斩发展阶段,在成长期和稳定期,伴随企业利润增长来获取投资回报的胜率相对更高。
自下而上选择的核心要素在于人和机制。在行业不同发展时期,对以上要素考虑的侧重点和要求有所不同。
成长期行业投资思路
一、从供需角度出发,挖掘未被满足的强需求。
张五常“用一条曲线可以解释一切”。
二、发掘将要爆发的强需求。
如:
工业化之前时,大部分行业需求未被满足,轻工业的需求率先爆发
,如纺织、家电。
工业化时期,刘易斯拐点前,资本回报率显著高于劳动力,企业通过不断的投资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出现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水泥、煤炭等。
工业化后期,尤其是刘易斯拐点之后,劳动力在收入分配中的占比逐步提高,人们的吃穿住
行需求最快阶段。在满足生活需求之后,人们又自然要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娱乐需求是一个未被满足的强需求。在院线、移动端都得到较大发展后,需求较大程度得到满足。
下一步主要是环境、健康需求。
三、人和机制是成长期行业选择标的首要考量因素。
快速成长期的行业,如果未来能看到有很大的需求而当前供给又很小的话,那么该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乃至午间模式都属于次要考量因素,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远未到下定论之时,首要考虑因素是人和机制,足够大的需求会拉动大量要素投入,大量资金、人才都
会进来,其中越是创新能力强、越是敢闯敢干的企业家,胜出的概率越大。
四、如何看待成长股的估值
需求处于爆发初期,公司的增长就难预测,市场也很难给出与之匹配的PE。如果需求释放进入中后期,市场隐含的增长又往往偏高,
PE可能会被高估。因此,对于成长股,PE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判断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指导投资。当需求即将爆发或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PE高也没关系,匹配增长即可,当需求释放进入中后期,一定要看PE,而且能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
估值的容忍度还要与流动性匹配,在经济向上周期,流动性整体偏紧,会不利于PE,在经济向下周期,流动性整
体偏松,会更有利于PE,而且此时市场会倾向于给予经济相关性小的股票高PE.
五、由已及人逻辑演绎,寻找模糊的正确方向。
通过国际对比来判断哪些行业未来能做大;
对强需求行来在什么时候爆发,则需要敏感性和逻辑演绎。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且未爆发;
然后推到全社会这些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程度如何?最后找出那些人均满足程度不高、未来空间很大的强需求行来。这些推演只要模糊正确即可。
稳定期行业的投资思路
稳定期行来的投资核心是找出行业格局已经明朗的优势企业。强者恒强。在优秀企业中,企业家精神、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组织管理效率最为重要,当然,在不同的经济阶段和周期,能很好地为行业选择提供思考方向。
未来投资看好的行来
一、结构性行情继续。
2010年开始,结构性调整,一直到16年底,已近7年,主要下滑已经过去,16年出现了很多结构性机会,如环保、消费品公司、周期性行业等。
二、行业集中度提升。
优秀企业在行业竞争格局中胜出,最后可能前可能只有几家赢利,但胜出者市场占有率高,竞争格局稳定,新进入者难以进入,未来大部分都会出现这样最有竞争力的公司。
三消费升级。
如消费品、健康、运动。16年在健康、运动较难选,正如10年左右选传媒行业。
四、环境改善。
五、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答问:
1、16年初传媒已经演绎到一定程度后,考虑还有什么强需求,想到环境。环境演绎之后,可能是健康。
2、13-14年环保需求很大,但有很多细分领域,如此前的脱硫脱硝,还有大气、海绵城市等。
环境板块中,还有环境检测。
环境工程,重点是海绵城市、江河治理等,虽存在商业模式问题。在PPP模式下,可改善现金流。
3、强需求的满足应该是长逻辑,如14年的娱乐,但在智能手机普及、移动端内容增量无法放得更大,供给过大。而且内容、院线、游戏、IP等,公司市值已经过大,不公基本面演绎,连市场演绎也很厉害,过多资金堆积在里面,尽管需求端可能还有稳定增长,但供给增长过大过快,导致变成红海。
4、衣食住行传统行业,个个都有机会。如家电行来,供给端调整起来,大家一起调整,来来回回不死心,也就带来了集中度提升,如果未来这一部分机会被挖掘起来,还是比较好的。
5、公募基金配置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不得超过10个点。短期调整对心理影响不大,3-5年后,需求爆发增长后,肯定能跑赢指数。私募追求绝对收益,要在强需求还没被市场预期起来的时候配置较安全。
6,希望研究员提供行业供求状况、竞争格局、优秀公司情况。
7、制造业,自主替代合资,自身制造能力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进入全球竞争行列。
8、医药板块,最大的问题是整个行业没有优秀的供给,各种癌症、糖尿病、慢性病等需求是旺盛的,不能总是首仿或无效的剂型创新。未来机会属于能生产出好药的企业,或可以优化现有药效的企业,关键是能不能出现优秀的供给,出现定价权的供给。
前一篇:基本面投资--卓利伟
后一篇:汽车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