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明的博客
杨明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97
  • 关注人气:1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三】

(2021-06-23 10:30:57)
标签:

美食

文化

               在香港吃盅頭飯,店家總會問落不落豉油?本地朋友告訴我每家都有自己的豉油味,一方面和店家買的豉油有關,以此爲基礎還會再在其中增加自己的調味。原來簡單一句落不落豉油,背後也有不小的學問,難怪還在報上看過餐廳廣告標明煲仔飯采用古法頭抽提鮮,而我在臺灣時,對於香港的醬油最先知道的是李錦記,來香港玩時並在灣仔看到懸掛李錦記招牌的大樓,李錦記各式調味料屬大量生產,生產廠房早已遷往內地,古洞留有的李錦記醬油廠主要做的是入樽包裝等後期工序。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三】
蒸籠裡的盅頭飯

    我們在廣德隆院裏拍照,廣場上一隻隻醬缸整齊排開,醬香味彌漫在空氣中,夏至已過,正是適合曬豉油的時節,醬園裏的人説起釀醬油的種種工序時自信滿滿,面對接下來的發展卻顯得有些無奈,因爲開發計劃面臨土地徵收問題,傳統工藝的生存再度面對挑戰。

    我們續往附近的悅和醬園,荃灣街市街上有悅和的門市,除了各種豉油,還有醋,香港人生孩子要煮薑醋,就會到醬園買甜醋,悅和醬園出產一款添丁甜醋,在釀造醋中配以不同藥材製成,用來煲豬腳是傳統產後補身食品。薑醋中除了薑,主要有豬脚、鷄蛋,説是薑醋,但是吃起來最明顯的味道卻是甜,多年前彌敦道新樂飯店的豬脚薑曾獲獎,我還特別去吃過,煲煮後的豬腳軟糯,蛋也味美,可惜今年夏天逾六十年歷史的新樂結束營業了,這座城的變化比想象中更大,疫情是不是主要原因,還有待探討,同一個夏天,臺北歷史悠久的高記和銀翼也和新樂一樣決定停業,讓許多老客人不捨,希望還能再恢復營業,讓記憶中的味道繼續留存。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三】

    新樂、高記和銀翼的師傅想來也都有他們自己挑選調味料的標準,聽説釀造醬油的過程早晚溫差不宜大,所以釀製醬油時中國的南北方略有不同,北方地區氣溫低,適合固態發酵,好比以黃豆爲原料的黃豆醬,以及以小麥粉爲原料的甜麵醬,北方人做醬肉、炸醬,沾黃瓜使用調味的醬料就是黃豆醬和甜麵醬。而南方地區氣溫高,製作醬油更適合液態發酵,香港夏季氣溫達三十多度,正適合生曬做醬,豉油曬得通透,一連曬上四個月,秋天收成剛好。

    悅和醬園園中部份甕缸有七十年歷史,一九四五年龐堯創立悅和醬園,他是佛山人,曬場最初設在荃灣德士古道,六十年代遷往古洞,工場佔地三萬平方呎,是現時古洞北規模最大的醬油廠之一,專釀製豉油、蒸釀酒醋、製作麵豉醬料等。早年不但是五星級酒店和高級餐廳的指定供應商,還曾和兩大連鎖快餐店合作逾二十五年,所以不論你是否特別留意過醬油品牌,只要是曾在香港街頭品味燒臘嘗小吃,酒樓赴宴茶樓飲茶,都可能嘗過這道地的香港製造滋味。過去悅和醬園是不予開放參觀的,但是政府宣佈發展新界東北計劃之後,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理解其不拆遷的願望,才推出了導賞團參觀醬園,希望有關單位能重視保存傳統產業,并且考慮若是繼續新界東北現有的發展計畫,將使這塊區域的地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三】
位於港島灣仔的李錦記大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