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二】

(2021-06-21 10:29:30)
标签:

美食

文化

    一瓶售價不高的生抽,卻是經過曬豆、洗豆、種菌等需時兩個月的步驟,生曬發酵又要再加上幾個月,還要蒸煮消毒,做好至少花上半年功夫。時間長成本也就隨之提高,生曬製法漸漸被大規模的化學生產方法取代,傳統醬園除豉油外,還製作麵豉,師傅每天要手翻動甕缸內的麵豉,使其均勻徹底的發酵。製作過程中有些步驟能以機器取代,如煮豆、撈簧(黃豆加入麵粉、毛霉來發酵)、扑簧(把發酵後的黃豆打散),手做的味道和機器量生產不同,要製作出一瓶好醬需要依賴師傅的經驗,依據溫度濕度材料的不同適時調整,會做麵食的人一定有相仿的經驗,和麵的過程牽涉到麵粉的質地,而麵糰的發酵又和不同地區的不同天氣有闗。

    賣豉油的電視廣告都強調「天然生曬」根據香港天文台的統計,從1981年到2010年,每年七月到十二月香港平均每月日照量都達172個小時以上,七月更高達212小時,全年累計日照量可達1835.6小時。我們去古洞的那日陽光熾烈,是個適合「天然生曬」的天氣,臺灣演員李立群在内地拍過一支醬油電視廣告,强調曬足180天,而這曬的過程就需要付出相當的成本。尤其是在地狹人稠的香港,因城市高速發展,香港醬園一路遷往人烟較爲冷清的鄉郊,其中部份搬遷古洞,聽説最興盛時有數十間醬園,成一條醬油街,古洞的醬園因爲該區交通不便,屋宇少,空地多,得以保留醬油傳統製法—─「天然生曬,自然發酵」。不過,隨着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展開,當地逾半世紀歷史的老醬園面臨前所未遇的生存困境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二】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二】

    我們尋至位在上水青山道古洞段的廣德隆醬園,擁有百年歷史的青山公路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五十餘公里,分為二十二段,目前是全香港最長的行車道路,從深水埗經葵涌、荃灣、屯門、元朗一直到新界東的上水。如今走過這條路,發現也串聯起香港醬園的發展,元朗和上水古洞依然可見傳統醬園,而這些醬園中又有原本是在荃灣地區開設,因爲需要較大的空地才遷往新界。好比一九四五年創立的廣德隆,原在荃灣楊屋道設廠生產,六十年代搬到古洞北,製作豉油外,還炒製蓮蓉豆沙。我們去的那日在辦公室門口看見裝了黃色油亮濃稠物體的筒子,一問之下就是蓮蓉,稍後將送往訂製的酒樓做點心。生長於臺灣的我,對香港蓮蓉餡點心首先聯想到的不是蓮蓉包,而是月餅,裝在顔色鮮艷鐵盒裏的榮華港式月餅,小時候電視上還可以看到廣告,當時價格明顯高出臺灣的綠豆椪、太陽餅。但是如今在廣德隆醬園看到蓮蓉,我其實有點訝異,感覺蓮蓉和醬油完全沒有關係啊,要説有,就都是吃的。後來才知,不只廣德隆做蓮蓉,八珍醬園也做。相對豉油,廣德隆做蓮蓉豆沙只占業務的小宗,但是一樣下功夫,蓮蓉、豆沙平時量少,中秋前訂量顯著增加,製作蓮蓉的蓮子來自湖北,台灣也種植蓮花,白河的種植面積是全台最大,目前約300公頃,主要分布在大竹里、詔豐里、廣蓮里、昇安里、竹門里及汴頭里等處,但是市面上越南進口的新鮮蓮子,大陸進口的乾蓮子比本地所產價格便宜,逐漸佔據市場大宗,也使得台灣蓮農面臨競爭而縮減了蓮田面積。香港天氣濕熱,爲了維持蓮子新鮮,廣德隆存放材料的倉庫終日開冷氣,十幾前中秋節做月餅,要用近九十噸蓮子炒製蓮蓉,但是如今只剩之前約一成的量。[1]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二】
炒好的蓮蓉

    聽説師傅天未亮就開始煮蓮子,炒蓮蓉,如今等待送往酒樓的蓮蓉,放置在桶裏表面一片平滑,如蜜般沉靜,我想起月餅在口中的甜郁,蘊含對於團圓的祝福與期待,桶裡的蓮子來自湖北,今夏湖北卻連番大雨,新聞報導稱:「長江今年第一號洪水上周二進入三峽水庫,當日更出現每秒五點三萬立方米的水流速度,經三峽攔截後,水流速度削減百分之三十四。長江水利委員會前日表示,長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已超歷史高度,約比同期增加零點八米至二點三米,並在持續上漲。」吃的人往往只知好不好味,卻不知滋味中藏的辛苦。

情味香港之豉油傳香【二】
蓮蓉雙黃月餅




[1] 廣德隆蓮蓉製作整理自黃美云:[古洞醬油廠秘製蓮蓉 88歲掌舵人情繫豉油], https://www.hk01.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