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选载:不老的子蕴

(2023-09-20 15:21:19)
标签:

读书

感悟

阿奇

人生

真实

分类: 我的书评

                                  书评选载:不老的子蕴


    巴金先生说思想不老的人才永远年轻!

“长生不老”,不老的容颜、不老的肉体、不老的思想!


 古今中外,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哪个不期待长生而不老,谁又能做到!生命轮回,斗转星移,岁月让人们在经历与挣扎中,将那缕沧桑笼罩于身体与面容之上,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摆脱风霜雕琢出的痕迹,当然,做个线雕、打个玻尿酸或许可以得到外表的暂时改变,以金钱与肉体为代价,但,内在的凋零哪个能够阻止。所以,可以拥有的是不老的思想!


 走在高楼林立的街头,正是秋高气爽时,包里安放着子蘊姐姐的新书《水流心犹在》,拐过街角,一个姑娘与她的小卖摊,一簇荷花含苞,拿上几枝,今天有两个小时的空暇, 星巴克的人不多,坐下来,封面上的子蕴姐如荷般端雅的笑着。一杯冰咖,一个不易被人打搅的角落,正好随子蕴姐娓娓道来的文字走进老北京的四合院,《水流心犹在》,一种淡然、一种悠然、一种释然,一种超然,似乎都凝结在这几个字中,又似乎还有一种无限包容的浪漫,是怎样的修行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


 《水流心犹在》的正文从“庭院深深”引入,因着是在台-湾-出版的,初时那些需要大脑转换的繁体字让阿奇有些许吃力,也因着那些充满神秘与魅力的老北京四合院的构架与设置让阿奇不能自拔,反复读了两遍,时不时的放下书,闭上眼睛随文字穿越在一进、两进.....直到四进的合院中,一切都像是黑白片,却在黑白中闪动着一抹抹鲜活的色彩,水缸中的金鱼瞪着大眼吐泡泡、黄鼠狼又在跟做饭的厨娘开玩笑、太阳光透过窗前树的缝隙打在紫红色的窗帘映照在了屋内迷幻的色彩、那个穿着旗袍长得像夏梦一样的母亲在给子蕴讲着娘家四进的四合院的故事......如此,文字便鲜活地变成了情景画面,阿奇就如城南旧事中的英子,带着一双探究与好奇的眼睛不错神儿的寻着,那几个就是脏兮兮的邻家男孩、那不是端着热腾腾“大麦粥”的年轻的子蕴姐的妈妈吗!那面窗棂、那处砖雕很考究,好有老北京的气息,还有......


  阿奇算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很惭愧,却是生活在二环外、三环边的军区,一排整齐的砖瓦房,因着左右邻居砌了墙,就势加了个大门便成了独家院,也有朋友住在东四、皇城根,但已经是看不出四合院的本来面目的,一段时间,我管那里叫大杂院儿,杂乱无章的低矮的小屋随意滋生着,局促得过道相遇要侧身而过,比如现在护国寺医院附近的民居院,分不出几进,一眼望不到“边儿”,这“边儿”应该在百转千回的不远处。北京也有几处相对完好的四合院,但大多是有名气与名望的人士的大宅子,如什刹海西南角的恭王府、南锣西侧雨儿胡同的齐白石故居等,还有倍受争议的子蕴姐姐曾住过的菊儿胡同,进行了几处新四合院改造,俨然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文化根基上的建筑,吸引了探寻北京胡同与四合院文化的人们,却也无奈了热爱老北京胡同文化与四合院文化的人们的心,奈何?


  是呀,奈何?从天津海河来到北京四合院,满怀着热情与激情,用对生活的爱、对厚重文化的爱、对亲情的牵挂、对那些发生在犄角旮旯的故事的念想,如今都变成了长长的挥不去的回忆,于是,阿奇听到子蕴姐姐在北京篇的结尾处让人心疼的叹息!


  不久前,几乎是一口气将子蕴姐姐的《知青》读完,那是一本可以随着文字徘徊的书,那是一本将生活讲成故事,而又将故事活生生展现在你眼前的生活。优渥而具深厚文化涵养的家庭背景,让子蕴姐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活与教养,她曾经纯真无忧,只需要任性的汲取各种文化带来的新奇,小人书、电影、戏剧、唱歌,让本就天生丽质的她如鱼得水般愈发浪漫小资,对,那些个特殊的年代小资可真心不是一件可以外露的事情。平静的四合院突然被阴风席卷着,惨无人性的事件直击视线,上山下乡、亲人四散、跳出来当知青们的大姐、发挥特长改变工作状态.....直到回京与母亲团圆,独自带着儿子与先生两地而居,几番奔波在谋生求职的努力中,一切都那么不容易,但一切都需要面对,子蕴姐在挣扎中寻求获得,用知识丰满羽翼。阿奇会突然把自已换成她的角色,用她的视角,用她的心境去触碰周边的人和事,随着她一起喜怒哀乐,随着她去爱......对,似乎没有太过的恨,子蕴姐姐大多时是平静的,波澜微荡之后是不惊。

  

  认识子蕴姐姐的朋友一定见过这张照片,凝神、远眺,面庞上是憧憬自在的欢愉,更是回首过往的恬淡与风花雪月的美好,你能从她的表情中读出不堪回望的曾经吗?

   

 读《知青》时,突然想到她的年龄,与共和国同龄,不会吧?从认识她,一直觉得她就那个邻家优雅美丽的大姐,从穿着到神情,如何也与古稀之年挂不上勾,更与《知青》中那个历经磨砺,身体与精神同时受时代洗礼的人联系不到一起,你看不到那种沧桑与愤世,那些曾经的过往没能在这个女人身上烙下印迹,惊诧之余继续阅读。

   

老子有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如此修为,必得天下之善。

善良的人,命运永远不会太差的!

无疑,子蕴姐姐是善良的,那些隐藏于故事中她所遇见的人,帮助过她的,或许还有伤害过她的人,她都会真诚去感谢、去祝福、去原谅。阿奇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时正被故事中的情形压抑的喘不过气来,会突然因着子蕴的一句祝福、一句感谢而随之释然,这是怎样的人格,这是怎样的宽厚,这是怎么的善良所至呀!在那样的特殊年代,子蕴姐正是用这样的善成全着自已,也成全着别人,完成自我救赎,一个懂得用善意的心境与目光对待周边的人与事的人,也同时拥有了柔和与美好。

   

 阿奇没有强大的文字底蕴来写书评,只是从女人的角度去看一个女人。从初时与子蕴姐在博园里遇见,(发现竟与她有某些交集,比如阿奇曾就读的中学就是子蕴姐姐学校的隔壁),到一路追随,再到重新认识,子蕴姐姐的文字是可以从爱听的故事中得到感悟与启发的,突然想起那句话:“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对于子蕴姐却可以说是因为欣赏一个人的美好而爱上了她的书。这样的美,由内而发,都说相由心生,学识与涵养对外表影响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就如阿奇最仰慕的杨绛先生,无需见面,只看她一幅照片心便可沉静下来,看她的名言小语便会自惭修行太差,不能抵达那样的高度,那就努力修行吧!英华外发的气象基于学识涵养的积淀,举手投足便自然流露出真相,秀不来的,因着秀在表层而无以抵达内里!外在与内在相契合,生命有限,而精神无极,子蕴姐姐做到了!


 不老的子蕴,这样的称呼发自内心,不仅仅因着她美丽而优雅的外表,更来自于她文字中流露出的那股厚重的底蕴,有老北京博大精深的文化含养,还有来自于那些艰苦岁月历练后的强大内心,她用浓墨重彩书写出的那份浓情让人感动,用风清云淡的笔触记录不堪回首的往昔让人钦佩,她活得那么真实,真实地哭、真实地笑、真实地面对!


 有人说伟人有伟人的历史,凡人有凡人的历史,虽平凡,但却是亲身经历,不掺假不虚构,你曾经的喜怒哀乐,你曾经的辉煌低落,都只是一种经过,蓦然回首竟会如烟如梦,虚实莫辨。但,经过这样的人生,你沉淀下来,你强大起来,回首间可以澹然意无限,淡定轻回首,如此无悔人生,铸就了不老的子蕴!

   

 不老的思想,不是神话!

    

             作者:大眼阿奇的世界  2020.9.2.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