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选载:水流心犹在弦断曲未终

标签:
京津风情杂谈 |
分类: 我的书评 |
我与子蕴在博客上认识近十年了,虽未谋面,但随着交谈渐多、渐深,现在已是好朋友。前几年曾蒙她馈赠《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一书。因为是同龄人,又有着“老插”的相同经历,所以这本书给我的亲切感是我读任何书都没有过的。现在的这本新书,我尚在慢慢品读一-视力不好,得用放大镜看。说实在的,读前一本书的一些章节,心情未免有些沉重,因她在北疆十年的坎坷,我亦感同身受!而这本新书,大多是回忆学校生活、家庭亲情、少女情怀,以及京津轶事,犹如邻家女孩娓娓道来,就轻松有趣得多了。
我是比较偏爱纪实文学的。少年时读过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那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子蕴这两本书的可贵之处,也在于以自己的亲历亲见亲闻,用平常的心态和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述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人生轨迹,使你---无论哪一代人--读后便如同看到了一幅打开的历史画卷。虽然书中少有议论,但通过叙事,其义自现。读书需要思考,方能有所感悟。
子蕴的才情,我是十分钦佩的。这也使我愈发感到,对女作家可不能小觑。举个例子吧,女士一般不会喝酒,但是,饭局上如果有女士敢端酒杯,那大老爷们就得小心被她撂倒。喝酒如此,写作似乎也同理。虽然近现代优秀的女作家人数不多,但她们的作品自有男作家所不及的内蕴和魅力。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顺便说一下,据闻,子蕴的酒量亦颇大,不让须眉呢!捧读子蕴的作品,令我惊叹的是:
一,她有超强的记忆力。两本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将几十年前的旧事记述得如此细微,如此生动,一般人做不到。如我,便望尘莫及!
二,她的才思敏捷。据我所知,子蕴并非成天伏案爬格子的人,她的爱好广泛,交友甚多,生活丰富,那么,这两本书是怎样写就的呢?那只能归结于她才思敏捷,不写便罢,写便下笔成章!三,她有很强的创作欲望。写文章是苦差事,出书现在也难。子蕴的创作欲望当然是出于自我价值的展示和实现,方能乐此不疲。这也说明她志趣不俗,品位高洁。
她的努力已取得不菲的成就,但我相信,她的作品既已拨动读者的心弦,应当不会就此搁笔。读者也衷心期待着她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面世。我这篇拙文的标题,是将她的书名《水流心犹在》续了一句:“弦动曲未终”,寓意也就在此。
至于对子蕴两书的具体评论,恕我力有不逮。况且,子蕴的博客里已有不少评论,都是锦绣文章,我一一拜读后,不得不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诗)